2011年12月30日09:42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
龙头蜈蚣风筝(北京) |
“象征”
大国与现代性方案
无疑,中国目前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位置与眼下全球经济的困境,更让这次“龙过龙年”显得意义非凡。
2011年的地球,成色有点凌乱。西亚北非动荡,“茉莉花”吐出了枪炮的火焰;西方国家也并不怎么高枕无忧,日本核辐射,美国减赤之争,欧债危机,伦敦骚乱,“99%”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看起来只有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援助能让报纸版面上有一条“中国龙继续腾飞”之类的标题,但这样的标题通常可以表达很多种意思,或许是赞许,也可能是不满。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2011年初播出纪录片《中国人来了》,让主持人从非洲到南美寻找中国人的身影,形式创新的同时老调重弹:中国人来了,来买原材料、来破坏生态环境并砸掉当地人的饭碗,该片导演的名字或许叫“成见”。
对于中国人自己来说,“龙腾四海”的想象里,也包含了各种可能性。一位“80后”的女作者最近在自己的博客里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她说:“中国人来了,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更让他显得像个盖世英雄的是满怀钞票。”这段话的典故来自香港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其间的揶揄味道呼之欲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绝非“中国威胁论”的信徒。
事实上,中国龙虽然日渐显得强大,但却没准备扮演“救世主”这个角色。“首先是做好自己的事”,这是中国人的声音。怎样做好自己的事情?“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伴随龙年的岁月,即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中国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书名很难让人接受的话,至少他的部分观点值得思考:西方式现代化不是唯一道路,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模式将主导世界。
现在定义“中国模式”为时尚早,但看一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在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背后,其既不像西方启动现代化时“零和游戏”式地对外掠夺,也不走向对外依附的特点却很明晰。在人口如此之多、资源如此之少的地球上,一条独立、和平、改革、开放的中国龙来了。或许,人们将越来越发现,它象征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国家(或文明国家)的力量,更是一种能让世界变得和平、均衡、可持续的现代性方案。
(本报记者 杨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