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初读导游(名家看景)【2】

陈祖芬 文/图

2011年12月30日13:04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潘伊玫:工夫在诗外

  “第一”这个词,往往连着一个字的,叫做:“争”。常常见到的是:争第一,或者:争当第一。2011年招考首届旅游管理研究生,全国统一笔试,第二轮面试。面试结果,第一名:潘伊玫。

  潘伊玫,纤秀的身子上,是细眉、秀眼、尖下巴,一个看上去有点孱弱的江南女孩。决无争强好胜的剑拔弩张。不仅没有争,而且没有想,1008个考生呢,她又是从杭州赶到北京考场的,她说她觉得进京赶考似的,北京就有那么多优秀的考生,她怎么会想到考第一呢?

  她说生命中的感动无处不在。杭州是她家乡,北京是她的福地。她5岁时,两个有趣的老外在西湖边拉她合影。这张照片,或者说这个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种下了一种潜在的朦胧的愿望:用英语介绍西湖。这种情愫一直伴她成长,即使她已经是一名高级英语导游。

  初来中国的老外,对中国的知识往往就是北京、上海。当然,北京有长城,上海代表中国的繁荣。潘伊玫想,怎么能通过在旅游团的几天,甚至只是在杭州的两三天,把她对杭州的爱传递给外国游客,改变他们的看法?让他们觉得,错过杭州,会遗憾一辈子。

  而她就得把每接一个团,都当成第一次。

  也有的游客捧着大书来中国,和他们讲书本上的记载,他们已不感兴趣。她提前做很多功课,上网查新信息,把最新的感受和游客分享,包括平时感悟的点点滴滴。她不奢求对每个团讲全新的导游词,但求小小的进步体现在每一次。我不搭界地想起一句老话:工夫在诗外。潘伊玫这样做功课,做足文章,不就是带个旅游团么?她也说若不是爱好,会觉得她这样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她身上并无外语因子。我说你很幸运,不管是5岁在西湖边遇老外,还是现在那么需要英语导游,还是你的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城市,你是时代、城市的醸造。

  她说是的,杭州天生丽质,去中山路可穿越到南宋御街。或者去上香古道问茶,与康熙、乾隆隔空对话。或者走在南山路,拿杯茶,梧桐间弥漫着雍容和清雅,一路看柳浪闻莺、钱王祠,从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君鏐、钱谦益、钱穆……往前一直推至公元923年,建吴越国的钱王钱鏐。宋代列百家姓,当时皇帝赵匡胤,赵姓便列首位。第二位,便是钱鏐的钱。赵钱孙李,赵姓开天,钱姓辟地。钱王祠马皇后陵墓龛内12个人俑所持动物,乃十二生肖。十二生肖自杭城始。

  讲到哪了?杭城无处不景点,景点故事那是山外山、楼外楼地连成篇。

  潘伊玫又在写一篇4000字的英语论文。她是个好学生,而且,充满了感恩。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