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6日16:26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果親王(右)滿后宮轉,愛上了皇帝的女人甄嬛(左),惹出無數事端。
《甄嬛傳》中的清宮禮儀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張曉龍透露,該劇開機前,他給演員們上了半個月的禮儀課。
人物小傳
張曉龍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擔任形體課程中的中國代表性舞蹈與古代禮儀部分的教學。除了《甄嬛傳》,他還為電影《孔子》《滿城盡帶黃金甲》《赤壁》《花木蘭》《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以及電視劇新《三國》《神話》等擔任過禮儀指導。
清宮大戲《甄嬛傳》將於3月26日在安徽衛視上星首播。欣賞大多數清宮戲,觀眾品味的多是驚心動魄的斗爭和纏綿悱惻的愛情,《甄嬛傳》中的清宮禮儀,卻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昨天,該劇禮儀指導、溫太醫扮演者、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張曉龍接受本報專訪,指出目前清宮劇存在五大禮儀誤區。
誤區1
皇帝上下朝太監用嘴喊
清宮戲中,皇帝上下朝的程序幾乎已成定式,一太監站在龍座前,拖長聲調,高聲宣布“上朝”“退朝”,然后是眾臣下跪,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甄嬛傳》開篇就是雍正上朝的儀式,一太監在大殿門外,抽響了三次鞭子,鏡頭拉近就是雍正上朝、群臣參拜的場景,沒有人說話。
張曉龍說,這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正確禮儀,有個專業術語叫“鳴梢三聲”,“在清朝上朝並不是用嘴喊‘上朝’‘退朝’,上朝前啪啪啪三聲鞭子響,意思是安靜了皇帝上朝了﹔退朝的時候又是三聲,意味著安靜了皇帝退朝了。”
誤區2
上朝議事君臣同處一室
絕大多數清宮劇裡,皇帝都是高坐龍椅上,群臣站下面,或啟奏或議事。但《甄嬛傳》中,皇帝與朝臣議事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雍正一人坐在乾清門內,所有大臣都在大殿外站著,有本者上前啟奏。
張曉龍說,清朝皇帝處理政事,並不像現在很多清宮劇裡說的在一間屋子裡。皇帝與大臣共處一室,僅限於皇帝單獨召見大臣。“由太監宣召,大臣進了屋,就會跪在一個蒲團上回話。”而正規的上朝議事,正如《甄嬛傳》中的場景,這也有個專業說法叫“御門聽政”,“之前在紀錄片《故宮》裡,就有專門一篇講御門聽政的。”
據張曉龍介紹,御門聽政是歷代較有作為的帝王處理政務的一種形式,因在清晨舉行故又稱早朝。清朝從康熙帝開始,將御門聽政的地點從奉天門(太和門)移至乾清門,每天凌晨,文武大臣列隊從午門左右掖門進入,並按品級分列於乾清門兩側。當皇帝就座后,太監鳴響鞭,大臣們行一跪三叩禮,然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或敬呈奏折,由皇帝作出決策。事情處理完后,再鳴鞭,皇帝起駕回宮,百官退出。
有些清宮戲裡,大臣動不動就交頭接耳,人聲鼎沸。張曉龍說,這也是不正確的。“比如《鐵嘴銅牙紀曉嵐》裡,皇帝在上面坐著,下面大臣斗得不亦樂乎,這也不合當時的禮儀制度。按照規定,御門聽政時眾臣不得喧嘩、耳語、咳嗽、吐痰等,否則將以失禮從嚴處理。”
誤區3
皇帝出行街頭百姓圍觀
皇帝出行,人山人海的圍觀場面在清宮戲裡屢見不鮮。《甄嬛傳》改變了這一做法,比如皇帝在宮中出行,所到之處宮女太監都是面壁而立,讓觀眾很好奇。
張曉龍表示,圍觀皇帝是錯誤的做法。早年他曾特意請教過婉容皇后的弟弟郭布羅·潤麒,“他說,你們現在的戲,皇帝出行,兩邊的老百姓都伸著頭,恨不得摸著皇上,那是不可能的。皇帝出行的儀仗應該是這樣的,前面有引領太監,嘴裡發出噓聲,轟老百姓,老百姓知道皇宮裡面出來人了,要面朝牆站著,要是沒有牆,也是背朝皇宮。”張曉龍說,轉過身去,第一目的是保障皇帝的安全,另外也是表達皇帝至高無上的威嚴,“龍顏是不能隨便看的。”
誤區4
太醫診病直接接觸身體
太醫是清宮戲裡的一個重要元素,曾有雷劇,太醫給格格治傷,又是扒衣又是檢視傷口。相比之下,《甄嬛傳》中,張曉龍演的溫太醫誠惶誠恐,進退有度,頗為合理。
張曉龍透露,太醫如何給后宮娘娘們診脈,歷史記載是“懸絲診脈”,因為宮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別。太醫為娘娘、公主們看病,不能直接望、聞、問、切,隻能用絲線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脈搏上,御醫通過絲線另一端的脈象診治病情,俗稱“懸絲診脈”。但這種方式如果在電視劇裡直接呈現,顯得太玄了,太像神話了,於是《甄嬛傳》採用了變通的方式。“用一塊布蓋在手腕上,診脈時,太醫跪下,低頭,不去看妃子們的臉,這是既能診到脈,又能體現男女授受不親的折中方案。”
太醫的禮儀除了體現在診脈過程中,還包括進退場。“我演的溫太醫,會退很多步之后再轉身走。我在甄嬛面前,在皇后、各嬪妃面前,眼睛都沒有直視過她們,都是垂著眼睛的,這是尊敬。”在劇中,溫太醫與甄嬛、眉庄都有感情,張曉龍說這個角色很難演:“台詞基本沒什麼感情,但又要演出感情來。不過,不管觀眾從哪一集看,都能從我的眼睛裡看出我的愛。”
誤區5
外男后宮裡無障礙行走
禮儀上嚴謹的《甄嬛傳》,也並不是無可挑剔。比如,后宮妃子有事沒事就往皇帝的書房跑,路上還經常能碰到個大臣啥的,還會點頭打個招呼。最有趣的是皇帝的弟弟果親王,居然可以滿后宮地轉,結果就是他愛上了皇帝的女人甄嬛,並惹出無數事端。
張曉龍表示,這些情節是不得已而違背禮儀。“如果完全按歷史拍就沒法看了。因為妃子和大臣是見不著面的,除皇帝外的男人,也是不能在后宮裡轉的。但如果誰跟誰都碰不上,怎麼可能有故事?怎麼可能有感情戲?”
不過,張曉龍認為,果親王能在宮中行走,雖然有違禮制,但也未必全無可能。“皇上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頂天的,這些禮制是他定的,當然他也能改變禮制。果親王是他欣賞的人,有時候他是可以為自己欣賞的人改變規矩。這在之前的朝代,也有這樣的特許,皇帝是可以破例的。”
(記者 許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