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新京報:“千裡逼遷”的權力乖戾

2012年03月14日11:3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地方部門如此輕描淡寫於該惡劣事實,讓人對當地的執法生態憂心不已。
 
3月12日,來自湖北的蔡某向廣東媒體反映,稱老家拆遷補償不合理,他拒絕簽訂拆遷協議。湖北當地委派干部來深圳“逼遷”無果,半夜兩次將他經營的報刊亭門鎖堵死,導致他不能正常營業。(3月13日《南方都市報》)
 
有趣的不是“逼遷”的手段,而是當地部門的總結陳詞。湖北陽新縣縣委宣傳部的定論是,“他們的心是好的,可是採取的方式不恰當”。兩名公職人員,以非法手段干涉公民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心”究竟“好”在哪裡?地方部門如此輕描淡寫於該惡劣事實,更讓人對當地的執法生態憂心不已。
 
如果是基於商業的拆遷,地方部門自然沒必要如此急吼吼地橫插一杠,隻要提供一個公平對話的平台就好,討價還價是市場的事情﹔若是基於公共利益的拆遷,權力部門自然話語鏗鏘,犯不著“深夜”博弈。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拆遷,陽光下的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任何逼迫、威脅等手段都應被嚴厲究責。
 
2012年1月21日,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公布施行一周年的日子。這一年多來,新法調整了拆遷關系,但未能徹底終止強拆鬧劇。如果權力不能被關在秩序的籠子裡,法令再美,也終究無法保障民眾權益。
 
□鄧海建(媒體人)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