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燈紅酒綠的台北西門町

2012年03月02日09:40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西門町
西門町

驕陽下的台北,染著各色頭發的青少年比比皆是,穿著怪異的年輕情侶在街頭接吻,妙齡少女三五成群地站在街邊……這就是燈紅酒綠的台北著名娛樂街——西門町。

日本殖民者昔日的消遣地

西門町的名字來源於日語,“西門”是台北城的五座城門之一,早在日本佔領台灣時代就被拆除,“町”是日據時的行政單位,例如日本著名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的“町”就是同樣的意思。

1896年,當時把台灣看作殖民地的日本統治者,為了在台灣設一個歌舞休憩的享樂地方,就在當時的台北城旁建立了西門町第一個娛樂場所“東京亭”戲院。

由於西門町緊鄰象征日本殖民統治的總督府,這裡便“有幸”成為優先開發的地區。當時,每到下班時間,這裡的百貨商場、電影院、劇場、游樂場等都擠滿了來消遣的日本殖民者。

西門町的燈紅酒綠一直延續到台灣光復,這裡變成台灣年輕人的尋樂園。

要轉完整個西門町,恐怕一天都不夠。因為西門町包含的區域相當大,現在一般所指的“西門町”范圍是東起中華路、西到康定路、北起漢口街、南至成都路二段,包括昆明街、西寧南路、漢中街、峨眉街、武昌街二段、衡陽路、寶慶路等。

台灣電影的大觀園 “哈日”一族的大本營

如果看台灣娛樂新聞,會發現“擠爆”、“癱瘓”、“瘋了”之類的形容詞前后,往往會出現“西門町”這個詞

西門町的娛樂,首先表現在它是台北市的娛樂事業中樞。夜幕降臨,是西門町真正一天的開始。幾十家電影院各自打出顯眼的標牌介紹著最新各國大片,高音喇叭重復播放著當下最流行的音樂,聲音大到讓人要捂起耳朵,且每家跟每家播放的音樂絕不重復。

這些影院全是24小時營業,夜晚來這裡的大都是白天要上學的男女學生。為了爭搶觀眾,有些影院甚至打出免費觀看的廣告。影院的設施都是星級的,無論從放映設備、音響,還是舒適的座椅,都會使觀眾感覺即使花錢到裡面坐兩個小時也是享受。由於是通宵營業,許多學生干脆在電影院裡泡上一夜。

要了解台灣電影,首先要來西門町,到了西門町,就不能錯過“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

這座位於西門町武昌街與康定路口的主題公園,佔地約6000 多平方米,耗時3年打造,於2005年6月正式開放。目前,主題公園是西門町最大的戶外用地,它除了促進台灣電影藝術的蓬勃發展之外,同時也為周邊產業帶來無限商機。

西門町還是台灣流行文化的集散地。台灣最流行的服飾、精品、流行歌曲都可以在這裡的店鋪中或大街上找到。因為西門町的特殊歷史背景,這裡的流行文化中也充滿了日本味道。這裡既造就了台灣“哈日族”,也是他們惟一的聚集地。

所謂“哈日族”的生活是什麼樣?日餐店內的一個染著金黃色頭發的少女,面帶自豪又略顯不屑地告訴記者:“吃東西,一定要吃日本料理。看電視一定要看日劇、日本電影、日文書籍。聽音樂一定要聽日本歌曲,日常用品一定都得要‘made in japan’。說話一定要加上日本話,話題一定要跟日本扯上邊。逛街一定要逛日系的百貨公司。”

“我是在西門町愛上日本的。”難怪,這裡除了有“西門新宿”這間最大的日本進口服飾商場外,還有約200家各具風格的日本小商品店。此外,萬年商業大樓也是年輕“哈日族”的最愛,這裡銷售的鞋、手表、香水、化妝品等全部來自日本及韓國,且價格便宜,是“哈日族”添購一身流行行頭的好去處。

(責任編輯:羅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