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小時售罄40萬台小米手機﹔產品僅上市一周,就被摩根斯坦利評為第九大手機品牌、第一大國產品牌﹔預計2012年的銷售額將達到50億元……面對如此喜人的成就,小米科技的創始人雷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卻表示,未來3到5年內,小米公司最關注用戶和用戶的體驗,對盈利並不關注。
創業·緣起
40歲二次創業不算太晚
記者:您和求伯君創立了金山,2007年金山上市﹔您后來又創辦了卓越網,於2004年出售給亞馬遜。最近幾年,您又投資了十幾家公司,獲得了不菲的收益,為什麼還想著創業?
雷軍:說實話,我提出要創業時,很多人不解,包括我最重要的合伙人、小米的總裁林斌。當我說要和他共同創業時,他很驚訝,說“你什麼都有了,為什麼還要創業”。
我18歲的時候,看了一本書叫《硅谷之火》,那時我就夢想有一天我也能像喬布斯一樣辦一家世界一流的企業。我40歲的時候,賣掉一家公司,上市一家公司,投資十幾家公司,好像人生所有目標都實現了,但是我告訴你,做完這些我反而變得更迷茫了。
我在問自己,我還有沒有勇氣重新創業,還能不能6×12個小時不知疲倦地往前沖。思考后的答案是,18歲的理想,今天依然存在。40歲二次創新,一切重新開始也不算太晚,我堅信人因夢想而偉大。
記者:創業就有風險,您沒有考慮過失敗的風險?
雷軍:從1995年開始到今天,我用了六七十部手機。用了這麼多手機以后,我就在想,我想要一部什麼樣的手機?能不能做一部屬於發燒友自己的手機?尤其是做移動互聯網之后,越來越覺得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移動互聯網是軟硬件一體化體驗的產品。我就萌生了一個夢想,想為發燒友做一款手機。
我對移動互聯網的前景有必勝的信心。而且我想,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手機,這絕對是顛覆性的。但是,創新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做這樣的事99%會失敗,所以我內心又相當忐忑。
創業·合作
不希望小米成為“個體戶”
記者:小米公司最初的56名員工一共投資了1100萬元,您完全有能力自己先全額投資,然后再爭取融資,為什麼這樣?
雷軍:很簡單,我不希望小米成為我雷軍一個人的公司,成為一個“個體戶”,而且同事們主動願意投資。其實當這些同事表示要一起投資的時候,我是有很大壓力的。我要創業,我自己肯定得掏錢,賠了是我自己的事情,如果這麼多同事一起賠就很難過了。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整個公司一起投錢,同事們人人都有主人翁的意識,熱情更足。我們最早的幾個員工裡有一個女孩,研究生畢業,我起初覺得她可能沒多少積蓄。但她把她家的股票全賣了,給同事群發了一封郵件,說她把嫁妝錢都拿出來了,從此就嫁給小米了。
記者:您說過,現在小米的供應商和代工廠都是世界一流的,為蘋果、惠普等服務,小米是怎麼取得他們的信任的?
雷軍:在今天的市場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廠商能擺脫供應商而做出一款好產品,我們選擇了一流的供貨商,美國高通的CPU、日本夏普的顯示屏。
一個高端智能手機有將近900個元器件,許多重要元器件是定制的,供應商要投入資金和我們一起研發,這樣一來,他們對採購方的要求自然比較高。當我們和這些供應商溝通時,處處碰壁。一個美國的供應商讓我們提供三年的財務報告,還有一個公司問,你們之前做過手機嗎?面對這些問題,我的回答總離不開“沒有”。但我們沒有放棄,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耐心向他們解釋,包括冒著核輻射的危險成為震后第一個到訪夏普公司的客戶,或者托這些供應商熟悉的人帶話,最后終於取得了他們的信任。
(責任編輯:鄒雅婷)
232524|||16652338|||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 “小米”3到5年內不想盈利|||2012年01月04日17:10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