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產能
產能需磨合 絕非飢餓營銷
記者:小米研發的過程中,您最關注什麼?
雷軍:我一周上六天班,其中有五天是在小米。我對研發過程是全程參與的,每天都要登錄小米論壇和我的微博,上面有許多網友甚至是“米粉”的留言,我對這些意見特別關注。有些好的意見,我會和同事們商量予以應對。
記者:您覺得現在小米在手機行業裡居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雷軍:小米手機剛賣一星期之后,摩根斯坦利發布報告認為,小米處在中國市場手機品牌第九位,在所有國產手機裡排第一位。再來看百度指數,小米剛發布的時候,百度指數是36萬,而iPhone 4S發布的時候百度指數是55萬,就是說小米發布時候的熱度達到了iPhone 4S熱度的三分之二。無數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小米手機的品牌已經處在國產手機的前列。
記者:小米手機自從發售以來一直供不應求,許多網友說小米在搞飢餓營銷。
雷軍:生產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這是我們第一次做手機,前十萬台是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生產一方面受限於產能,另一方面和銷售預測有關系。我們現在要訂三個月以后的元器件,誰能告訴我三個月后小米手機賣多少嗎?市場變幻莫測,預測真的很難,而且採購元器件會佔用大量資金。不過,隨著生產的不斷磨合,同時我們也在尋找新的代工廠,產能肯定會逐步提升。
創業·盈利
小米手機不依靠硬件盈利
記者:小米手機售價1999元,我看市場上類似性能的智能手機基本都要超過3000元,小米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雷軍:小米手機是雙核1.5G,1G內存、1930毫安的電池、4英寸屏幕、800萬像素的相機,我的同事評價這才是手機中的戰斗機,所以我們代號叫米格機。
與HTC、MOTO、LG等推出的智能手機相比,我們用同樣的供應商,同樣的組裝廠,同樣的測試,他們的行貨手機價格沒有低於3000元的。小米手機的成本是商業機密,不方便對外透露。但其實這個價錢對小米來說,壓力是非常之大的,因為1999元包括關稅、增值稅、教育附加費……還有專利費,所以完成這樣的價錢無異於“跳懸崖”。
記者:您的意思是小米手機在硬件上沒有賺多少錢,那小米靠什麼盈利?
雷軍:坦白說,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沒有辦法回答你,就如同十年前,你拿著槍逼著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他也說不出QQ能靠什麼盈利一樣。百度和騰訊的崛起已經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用戶為王,隻要有了用戶,就不愁沒有盈利。
我們成立小米公司,目的就是為手機“發燒友”打造一款高性能的智能手機。這群人是意見領袖,他們一人的意見,可以影響他的全家、朋友、同事,所以千萬別小看這群人的力量。所以,小米做手機時,第一個創新就是吸收這些人參與我們MIUI手機操作系統的開發,每周發布一個新版。其次是採用電商平台去掉傳統渠道的負擔,保証小米手機的高性價比。
小米真正的顛覆是不依靠硬件掙錢,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我們更在意用戶口碑,我們希望良好的用戶口碑可以給我們后續帶來收益。
記者:風險投資機構都是希望早日獲得回報的,這樣一來您如何向投資人交代?
雷軍:在他們投資之前我就明確和他們說了,3到5年之內別想著回報。否則就別投小米。
記者:請您透露一下未來小米手機的發展方向?
雷軍:我們定位沒有改變,繼續為用戶推出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但價格說不好,可能比1999元高,也可能低。我不希望小米頻繁地推出新品,最好能夠一年推出一款手機,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充分的自信和實力。(本報記者 董長青/文 賈同軍/攝)
雷軍履歷
1969年出生。在武漢大學讀大三時,靠幫人開發軟件成為年輕的百萬富翁。1992年加入金山軟件,成為求伯君最重要的合作伙伴,1998年出任金山軟件首席執行官,2007年卸任。此后他投資了凡客誠品、多玩、優視科技等多家企業。2010年4月成立小米科技,任董事長和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