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正文

进庙收费行情看涨 敬香攀比越烧越贵

【海外版】“香火利益链”毁了寺庙游【2】

2014-06-17 08:09: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寺庙 西宁塔尔寺 摩诃萨 寺院 游客

  灵隐寺山门

寺庙 西宁塔尔寺 摩诃萨 寺院 游客

  不能仅是“游乐园”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言时这样阐述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寺庙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的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

  “然而,现今的‘看庙’文化体验性不足。”戴斌说。

  张广瑞指出,作为宗教文化旅游,不应当长期停留在一种“游乐园”的水平上。张广瑞介绍,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宗教文化旅游成功的案例。例如,欧洲从法国到基督圣城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漫漫800多公里,数以十万计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民族,怀着不同的心情、目的和期望,行走在这条历史文化之路上,对人生、对社会产生新的体验和认知。

  在韩国,那里的寺庙虽然远没有中国庙宇的规模和名气,但很多年以前就开始“庙居旅游”活动,深受欧美游客欢迎。

  去年,浙江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引起社会关注,由于报名者众多,寺院因担心影响活动的效果,后来不得不决定暂缓这项活动。“慈恩寺的做法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旅游活动,但它是对中国宗教旅游长期停留在看庙层面的一种升华,是重视旅游体验的一种创新,值得赞赏。”张广瑞说。

  烧出来的“香火利益链”

  然而,伴着寺庙旅游的开展,争议也随之产生。

  今年春节期间,浙江某禅寺佛像开光,第一支上香叫价11.8万元,让人咋舌。而每年春节,“抢头香”、“烧高香”的新闻总能吸引无数眼球。

  “烧高香”的原意是向神佛虔诚烧香,感谢神灵保佑。而如今,“烧高香”已经等同于“烧天价香”。动辄价值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上万元的高香成为衡量虔诚与否的标准。

  “烧高香”甚至成为一些寺庙的“卖点”。

  香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脉,自古以来,许多人都有烧香的习惯,有些是因为宗教信仰、礼佛敬神,有些是为了颐养身心、陶冶性情。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指出,在佛教仪式中,经常会唱《香炉赞》:“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责编:夏丽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游客,寺院,寺庙,寺庙 西宁塔尔寺 摩诃萨 寺院 游客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揭秘!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全国最美“校花”扫描第二期--青岛篇 (高清)

揭秘!被“踢出”豪门的女星 豪门弃妇现状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