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正文

  

【海外版】2014年高考作文:一手思辨 一手乡愁

2014-06-09 08:20: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高考 作文

破禁忌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高考 作文

 破“壳”而出   商海春作(新华社发)

 

  “发现把作文题都串起来,是一段好暖的情话:没有什么不朽,我们终将生老病死。但我不想探究老规矩,只想带你走过那门那路那独木桥,穿越沙漠和自由,穷村落和茫茫山顶,在空谷数繁星,在窗边看霓虹。想如芯片一般永驻你心,做永久的房客,共谱一篇爱情剧本,记录点滴,让我不用站起便拥有这个世界。”

  6月7日,高考第一天。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目甫一公布,“不出所料”地引来全民热议。在微博上,更是有网友别出心裁,把18地的作文题目串成这样一段“情话”,得到十数万计转发。

  每年高考,为什么作文题目永远是最受关注的那一个?今年全国作文题,哪些有新意,哪些被“吐槽”,显示出何种变化趋势?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作文题目的变迁,又如何折射出变迁中的中国?

 

  全民热议:“北京新意”里的突破

  “大赞、狂赞”,是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上点评北京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时用的字眼。被他盛赞的作文题目,是“老规矩”——“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这些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的“老规矩”,与今年参加高考的多数“95后”,都有一点儿“距离”。

  在王旭明看来,这一题目在选材上紧扣社会现实,同时也能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专家指出,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这样的作文题目凸显了北京的特点,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承载了“乡愁”。

  而在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上海,今年的作文题目则与“自由”有关。这道“必须穿越沙漠”的“不自由”与可以选择道路的“自由”之间的思辨题目,取材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著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对本报表示,北京谈“规矩”、上海谈“自由”,都恰当地融入了地方特色,很有新意。

  温儒敏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并表现出了“向理性回归”的倾向。同时,注重逻辑和思辨的特点在今年的考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读书多、善思考的同学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温儒敏说。

  他举例说,辽宁卷的“科技改变生活”,广东卷黑白胶片和数码照片的对比,体现出了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福建卷的“空谷”、全国卷I的“山羊过独木桥”、湖北卷“山顶的风景”等题目,则体现出材料题占据绝大多数的大趋势,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而在一向“文艺”的江苏与浙江,“青春的不朽”与“门与路”的题目,与山东的“开窗看问题”一起,体现出高考作文注重考察学生思辨能力的一向趋势。

  与此相较,以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为代表的一些省份,其题目则被许多考生认为“不好写”。对此,温儒敏点评道:“一旦题目的指向性、规定性过强,就不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同时,如果题目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求学生们去写他们自己没有接触过、经历过的事情,就容易让学生无话可说,只能泛泛而论。”

  北京的“新意”,还不止于题材。

  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在结构和形式上都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在结构上,增加了一道150字“小作文”题目;而在形式上,这道“小作文”则打破了“诗歌除外”的高考作文惯例。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一道“微写作”的题目,增加了语文及写作的应用性,同时能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进行精准的表达。而放开体裁的限制,也给了擅长诗歌写作的同学发挥的空间。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诗歌此次“解禁”,也被专家视为高考语文中文学性回归的信号。

(责编:夏丽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揭秘!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全国最美“校花”扫描第一期--北京篇(高清)

揭秘!被“踢出”豪门的女星 豪门弃妇现状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