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4月24日08:25|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③建章立制,防治“一阵风”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多地展开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刚进入到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同时在党员干部中展开学习活动,学习中央精神与模范典型。之后,会进入到查摆问题、民主生活会,以及建章立制等阶段。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将持续到9月份以后。
而在本报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普通党员干部还是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重视问题苗头、同时在后续开展中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层党员干部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学习材料、学习中央精神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写读书报告、心得体会,有时容易流于形式主义,疲于应付;同时,有些单位把本来自己应该做的中心事务硬往整改措施里装,实际上也忽略了自身的问题。”他说。
刘峰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一些基层单位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力度递减的趋势。我个人分析,一方面,这和第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干部工作注意力多集中在经济工作上有关,另一方面则也和基层干部认识不足有关,还存在一些侥幸心理和惯性思维,以为这一次也是走过场。”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基层干部最希望学习的,是生动、鲜活、结合实际的学习材料。他们对照本宣科的东西非常反感。因此,在学习方面,我认为应该更加灵活,可以允许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习时间、方式都不必‘上下一般粗’。要提高基层的作为能力,基层政府需要改变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刘峰说。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指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最基层,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底,干部脱离群众,除了思想认识的层面,还有约束不够的问题。怎样建立健全直接能评价、约束领导干部的机制,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甚至是干部的晋升、做事儿的时候都能有群众的约束机制,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这个机制建立起来了,干部就能认识到,不能随便忽视群众的意见和力量。”他说。
刘峰在对此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指出,要从基层公务员的现实出发,建立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基层工作,一个人多个职责、多个岗位,忙得昏天黑地,不仅福利、收入、基本待遇水平不高,荣誉、激励、奖金等物质精神的激励也都不足。不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怎样建立合理的公务员考评、奖惩机制,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韩毓海则表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是在基层单位进行,但是并非仅仅是基层单位的事,而是所有的党员干部,包括中央机关、省部级单位在内,都要有基层观念。“在这个意义上,才真正进入了群众路线教育的深化阶段。”他说。(本报记者 申孟哲)
(综合本报、新华社、各省党报报道)
![]() |
(责编:夏丽娟)
党员,教育实践,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