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21日08:07|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从“双11”到“双12”,电商很会制造商机。
去年“双11”,天猫揽金350亿元。
没有消费需求?
电商“无中生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消费者习惯的改变,除了网购大潮本身带来的影响外,还打下了诸多电商企业的烙印。这些企业或以创新的方式,或以竞争的方式,强势改变着消费者的习惯。
“双11”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网友定义的“光棍节”,在电商的强势发力中,变成了购物狂欢节。经过短短5年发展,在去年的11月11日,支付宝交易额达到350.19亿元,远超过美国最火爆的购物日之一“网络星期一”。
电商公司的“指哪打哪”远不止于此。在开拓新领域、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等多个方面,电商公司有过许多改变消费者习惯的做法。
自去年“双11”开始,淘宝就将移动客户端作为重点推介的对象,推出了专门的手机端优惠和红包等。而在去年的“双12”,淘宝为吸引用户转向移动客户端,花3600万元将当天开奖的双色球所有彩票买断,免费发给消费者,但前提是只能从淘宝手机客户端获取。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天猫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双12”当天,手机淘宝用户已超过1.13 亿,而手机淘宝成交额则达到53.5 亿元,占整体的20%,是2012 年的5.6 倍。
许多人的移动支付习惯是从马年春节后开始的。微信推出“抢红包”活动,在短短8天内,超过800万用户参与,借此吸引的新用户数量庞大,被网友调侃为“一夜之间干了支付宝8年的活儿”。而手机淘宝则在今年“三八”妇女节时,联手全国八大城市的37家大型百货商场、1500个品牌专柜、230家歌厅、288家影院、800家餐厅,以低价“请”消费者过节。
李川告诉记者,他最近用“快的打车”叫来一辆出租车去中关村,并用手机支付宝付款。随后,在中关村的“上品折扣”购物时,他又发现,这里可以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付款。“对我来说,直到一年前,用网银付款还是专门在电脑上干的事呢!”
在方兴东看来,电商之所以能“指哪打哪”,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让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在网上购物,你可以得到很多线下购物没有的权利,拥有更高的自由度,所以买过几次之后,基本上对网购会越来越依赖。电商们推出的活动也本着这个原则,自然受欢迎。”
数据显示,电商的确在形成消费者们的新习惯。以“双11”为例,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参加2013年“双11”购物节的网友中,有65.3%表示会参加2014年的“双11”,且只有2.3%的用户明确表示不再参加。
电商企业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已经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的电商,开始将眼光瞄向县城甚至农村。已经在网上做的风生水起的电商,开始将眼光瞄向线下服务。甚至此前很难进军的汽车、奢侈品等市场,电商们也在跃跃欲试。
![]() | ![]() |
(责编: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