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17日08:27|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改文风:
改作风的抓手
习近平履新伊始,就把文风当做改作风的抓手。
2012年末,刚刚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颁布了“八项规定”,要求全党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其中,中央对文风的要求颇为醒目:“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看来,一个时代的文风和学风如何,往往是观察一国或一个时代兴与衰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言谈举止、思维观念,均会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方向。
为什么文风如此重要?
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就把“党八股”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列在一起,当做党内存在的主要作风问题。在毛泽东看来,文风问题是作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那些空洞无物、如“懒婆娘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的“党八股”,形成的原因只有一个:“下决心不要让群众看”。对于把同群众的联系视为“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的共产党来说,文风问题,是与群众的联系是否紧密的表现,关系到党的立身根本。
空洞无物、官话连篇的文风,不仅群众不爱看、不爱听,就连干部听了也要打瞌睡。“高射炮打空靶”、“鹦鹉学舌背美文”、“绿豆大的核,西瓜大的壳”等表述,都是民众对这类“长、空、假”官样文章的讽刺。一度,一些地方总结工作、传达精神等的“讲话”,网上一搜,都有现成“模板”,只要把时间、地点、名称、事项填进去就行,剩下内容都千篇一律。如此形式主义的作风,又直接导致了官僚主义的作风泛滥。
2008年,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就指出,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
而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形式主义作风的突出表现,“文山会海”的文风问题在多地民主生活会上被提出,成为班子自我批评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之后,是针对文风问题的一轮集中整改。
应该如何改文风?
2008年,习近平对领导干部说,要改进文风,“一要勤于学习,二要增强党性修养”。从哪儿学?“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学习新知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在根本上,“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改进文风,应当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使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
2010年,习近平再次要求领导干部,要从“短”、“实”、“新”三个层面,下工夫改进文风。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的这句诗,被习近平多个场合引用,“就是说,(说话作文)一要短小精悍,二要有所创新”。这句诗中体现出的质朴、简单、清新的文风,可以看做习近平对全党的要求和期待。
![]() | ![]() |
(责编:夏丽娟)
总书记,习近平,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