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2日08:2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美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对斯诺登穷追不舍的同时,并没有露出多少被人揭穿老底后的尴尬,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如今居然还陶醉于扮演“网络攻击受害者”的角色不能自拔,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美方甚至继续“关注中国黑客攻击问题”。这大概就是强权无理与傲慢的真实写照。 |
实施网络安全外交战略
以电子交互方式构筑的地球村正在走向分裂,这不是危言耸听。欧洲网民试图访问在美国颇受欢迎的视频网站Hulu,网站会弹出信息称:“很抱歉,我们的视频库只能在美国范围内被浏览。”同样,美国网民也无法访问欧洲主流媒体服务提供商Spotify提供的信息。而棱镜门折射出的网络世界丛林法则将加大互联网裂痕。后“棱镜门”时代,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与美国控制下的国际互联网的关系。可以预见的某些行业迫于信息安全的压力,将不得不告别国际互联网退回到严格物理隔离的“内网”。不仅如此,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各国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选择本国互联网软硬件产品,全球统一的网络软硬件市场也将走向分裂。因此,加强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避免国际互联网进一步走向分裂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许蔓舒指出,中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一个各国广泛参与的、公正合理的网络国际治理机构,反对任何形式的网络战和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反对网络空间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2012年10月布达佩斯“网络空间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就提出,网络空间各国应共同遵守“网络主权”、“平衡”、“和平利用”、“公平发展”以及“国际合作”五项原则,呼吁遵守《联合国宪章》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不研究、发展和使用网络武器,共创和平安全的网络环境”。作为拥有近6亿网民,电子商务交易已相当于国内总产值12.5%的网络大国,中国有必要、有义务也有条件积极参与并推动这一进程。为此,需要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准确认识中国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上的国家利益以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制定实施网络安全外交战略,为构建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公平、自由有序的和谐网络空间做出贡献。(本报记者 张保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