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2日08:2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美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对斯诺登穷追不舍的同时,并没有露出多少被人揭穿老底后的尴尬,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如今居然还陶醉于扮演“网络攻击受害者”的角色不能自拔,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美方甚至继续“关注中国黑客攻击问题”。这大概就是强权无理与傲慢的真实写照。 |
当20年前,一条互联网专线把中国开始拉入信息社会之时,我们心中充满了驶入全球化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奋和欣喜。此后数年间,在媒体关于网络的长篇累牍报道和热烈讨论中,价格动辄数万的IBM、惠普等清一色外资品牌个人电脑开始进入中国的富裕家庭,紧接着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各类网吧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尽情体验着行驶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自在的畅快和世界近在咫尺的奇妙。即使在1999年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民族主义空前高涨之时,人们对以因特尔芯片、微软操作系统等为基础的信息科技产品情感丝毫不减,浓烈依旧,北京大学学生当时打出的标语“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就是这一点最好的明证。
对“技术中立主义”信奉者而言,上述举动自然不算什么,因为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产品不仅无罪,而且对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功不可没,抵制美国产的计算机无疑就是抵制现代科技文明,拒绝进步。然而,发端于美国的国际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及运行其上的计算机等终究都是舶来品,在全盘引入后也逐渐显露出技术拥有者、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请君入瓮”的别有之意。2008年10月爆发的微软“黑屏”事件让中国消费者心有余悸,此前任由盗版操作系统软件击垮国产软件的微软中国竟然利用网络系统侵入用户计算机对其软件进行强制鉴定和所谓盗版标识提醒。人们突然间体味到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无助,意识到外资网络巨头已经异化成一种可怕的力量。鉴于此,旨在促进中国网络“自主可控”的“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技专项应运而生,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付诸实施。经过艰苦努力,我国在“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产生了以通用CPU龙芯、红旗Linux中文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可喜成果。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些软硬件与国际先进水平在性能方面仍然有不小差距,市场占有率也还很小,实现自主可控依然任重道远。“实践证明,重大科技项目只要是国家做出决策,还没有搞不成的,两弹一星、航天、北斗导航都是如此,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不容置疑。做大事要有长远眼光。欧盟搞空中客车公司,30年才盈利,如果第29年放弃了,那就没有了今天的空客。今后‘核高基’专项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恐怕不需要等30年时间,但也不要以七八年来衡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应该坚定推进“核高基”专项,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