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海外网>>财经

内陆核电重启 厂址优先候选名单初定【2】

2013年06月05日15:09来源:东方早报字号:

摘要:停滞了两年之后,内陆核电重启的呼声再起。不过,向公众说明核电的安全性,以及为何要启动内陆核电,是核能界以及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

内陆核电的经济账

此次会议的承办方为中核集团旗下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桃花江核电项目位于湖南省益阳市的桃江县沾溪镇。此地原本是一个寂静、封闭的山村,2008年,当国家发改委确定这里将建设一座内陆核电站之后,桃花江几乎是一夜之间闻名遐迩,成为一片热土。

很快,村子附近一座名为“荷叶山”的山峰被推平,平整出一块3000亩的空地,实现了“四通一平”。如果一切如常,这个命名为桃花江的内陆核电站会在2011年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底第一台机组可以并网发电。不过福岛核电事故的发生,使得该建设工作戛然而止。

停滞了近两年,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称,桃花江核电项目的重启有其必要性,“湖南情况特殊,资源禀赋差、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不仅少煤没油气,而且处在运煤的最南端,运输成本高造成湖南电价很高,仅次于广东。桃花江核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500万千瓦,正式运行后,发电量大约相当于湖南装机容量的1/6,可以缓解湖南电力紧缺的局面。”

“十一五”期间,湖南全省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了14%。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按照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预测,“十二五”湖南全省新增电力装机需求容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十三五”则是2000万千瓦以上。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在解释为何如今内陆迫切希望建设核电项目时称,这与沿海核电站的发展轨迹有相似之处,“中国已经投运和批准建设的核电厂均位于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区最早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轨道,而且常规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电价高,核电在经济上具有竞争力。随着国家实施中西部崛起战略,湖北、湖南、江西等一批内陆省份GDP相继突破万亿元,也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面对能源短缺、对电价承受能力以及环境挑战,这些内陆省份均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沿海地区一样,迫切需要建设核电站。”

就核电的经济账而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的核电成本都比煤电低,法国核电成本为当地煤电的三分之二,美国现在核电成本平均为两美分/度,约合0.13元人民币/度。从目前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的核电价格与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的比较来看,核电同样具备成本优势。

而要扩大中国核电的装机容量,内陆被部分人士视作必经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称,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沿海核电厂址毕竟有限。内陆核电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必须打破这一关,而且也没理由区隔开内陆与沿海。

分享到:

(责编:王化云)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hww@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