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追寻梦想,依靠伟大精神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正在复苏。战胜了苦难、赢得了今天,那些曾被地震狠狠摔碎的梦想,又再度萌生;那些勇敢追梦的人,又走在了出发的路上。
韩加育正一步步逼近梦想。2008年地震发生时,正读职高二年级的他徒手从废墟下救出了一对陌生母子,那种充实感使他立下誓言:做一个被需要的、有用的人。此后,发奋读书考入大学、苦读英语成功考级、历经多次求职挫折,终被心仪的公司录用。“如果没有地震的触动,我也许还在随波逐流”。
五年前的地震夺去了刘岗均的爱子和一条右腿,却打不碎他的幸福与期待。2008年,他成为奥运火炬手,后将拍卖火炬所得的20万元全部捐给灾区。现在,他装上假肢重新站立,开了家小商店,还把种植业、手工作坊等项目介绍给社区残疾人朋友们自力更生。谈到梦想,他指了指商店的名字——“梦想起飞”。“就希望所有曾倒下的人,都像我一样重新站起来,飞起来!”
“我想把鲜花山庄开成连锁店,带着其他姐妹一起致富。”40岁的“庄主”文燕满脸憧憬。2008年5月,回乡创业的她投入百万开办旅游山庄,即将开业时突遇地震,损失惨重。在政府扶持下,她全面整修,终于开业。“投资还没有收回。但我不怕。地震都挺过来了,还怕啥子哦!”
个人有梦想,集体亦然。
八一聚源高级中学,一座在震后废墟上重建的校园。作为成都军区对口援建项目,感恩文化深深浸入了每位师生心中。他们的确在用行动回报社会——2010年玉树地震后,为了让玉树民族中学学生在最好的环境中医治伤痛,刚迁入新校园不到一年的他们整体搬出,经两次搬家,最终在远离市镇的一所职业中学校址暂时安家。直到2012年底玉树学生离开,他们才回到朝思暮想的校园。“我希望孩子们学会爱,学会感恩,这比成功更重要。”校长胡勇坦言。
汉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距震中汶川仅一山之隔。地震中,辖区上百人罹难,经济损失上百亿元。痛定思痛,东汽总结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不久之后,公司向震前签约的298名大学生发函,坦诚介绍企业受灾情况。学生们被“东汽精神”打动了:一个有此精神的企业,定能重新崛起。最终,他们全部投入了东汽的怀抱,有多人成长为骨干力量。
一个个饱含家国情怀的梦想,交汇成富国强民的中国梦;一份份脚踏实地的努力,构筑起披荆斩棘的强大能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让我们携这份震不垮的精神伟力,不惧风浪,勇往直前!(光明日报 王斯敏 王国平 张玉玲 李晓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