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一年“讨薪季”。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讨薪这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不仅依旧频繁出现,还花样翻新:从跳楼秀到堵车堵路,从祭拜河神到聘请新闻发言人,这些越来越离奇讨薪方式的背后,折射了被欠薪者的无助与无奈。人们不禁要问,农民工“讨薪难”何时才能不成为年关的辛酸“话题”? |
多方合力让讨薪之路不再艰难
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数额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情形作了规定,这对司法实践操作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意义。
“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监督让各职能部门履行职权也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李晓君说,解决农民工欠薪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在职权合理分工基础上,也要理顺协调机制。同时,对于行政不作为也要进行有效监管,这样才能保证现有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使农民工权益得到保障。
王来华建议,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恶意欠薪,保障农民工获得报酬的合法权益,这才是解决年复一年讨薪的根本途径。而保障这一途径关键是有执行力,能够落实好相关法律政策。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使辛苦一年的农民工能够过好年。
“恶意欠薪入刑目的不是多判刑,而是减少事情的发生。”邱宝昌建议,司法部门应秉公执法,对于恶意欠薪的坚决查处,强化刑法的威慑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