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要闻

阆中这一年张飞袁天罡很忙((年终报道·12城的2012⑥))【3】

2013年01月07日08: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振凯    字号:
摘要:在时代洪流中,阆中这座有着强烈文化自觉的小城,试图通过挖掘名人效应,牵头风水申遗,拍微电影等方式,探一条新路,尽快提高知名度,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或备受关注,或引发争议,阆中人探路不止。越来越,在全国有大量中小城市,在“自觉”中,依托文化进行探路,力图“自强”。阆中的文化景象,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袁天罡很忙:

  风水申遗引发的一场热潮

  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唐朝天文学家,以预言精准著称。但他们大概算不到,公元2012年,他们的葬身地阆中,会因一场申遗活动而备受热议。

  2012年12月8日至10日,“2012汉文化区域风水文化联合申遗研讨会”在阆中举行,拉开了汉文化区域风水文化联合申遗大幕。

  在中国,以“风水好”著称的城市不少。东南有江苏苏州古城,西北有新疆“八卦城”特克斯县,中部有河南商丘古城……西南小城阆中,何以敢“牵头”风水申遗,甚至代表中国、代表汉文化区域?

  “如果你要成为‘风水之都’,你怎么说服我,让别人怎么信服你?”研讨会上,徐韶杉自问。

  身为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的徐韶杉,是这次“阆中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风水申遗”的“官方宣传及发起人”。早在2006年,他即发起过中国民间风水申遗活动。

  阆中自认是“全国风水文化的中心”。理由之一:这里汇集了中国关于天象、风水极为著名的三位大师。一位是落下闳,地道的阆中人,西汉著名天文学家,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他确立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风水离不开天文和历法。

  另外两位则是外地人,袁天罡和李淳风。因《神探狄仁杰》等影视作品热播和《推背图》神秘传说热传,袁李二人知名度极高。袁是成都人,当过唐朝火山令(疑为占卜师类官职)。李是唐初太史令,老家陕西岐山县,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传说,袁李二人都曾替唐太宗李世民踏勘过陵园龙穴,都隐居阆中观过天象,并最终葬于天宫院村。

  天宫院村在阆中城南20公里天宫乡,袁李晚年来此定居,择地观天,著书立说。为纪念二人而建的天宫院,四周有九条龙脉(山脉),“九龙捧圣”之处即天宫院所在地。李墓位于天宫院南边五龙台山上,袁墓则居天宫院北方观稼山上,二墓遥遥相望。

  一名风水师私下表示,据其观察,李墓风水并不算太好,“李淳风选墓地,水平应该很高。此墓可能后人伪造。”据悉,李在老家岐山县也有墓地。这名风水师说:“既是风水宝地,袁李二人后代是否发达?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除了具体风水问题,还有人关心:“这场申遗是不是纯粹文化做秀?”“中国不申,难道要像端午节一样,等韩国风水申遗成功后,我们再后悔?”马来西亚风水师王心强与参会者达成共识:申遗很有必要。

  风水学在世界影响深远,英文里有“Fengshui”一词。韩国文化遗产和周易文化研究员金枓奎说,韩国是听了风水专家的意见,才决定将首尔选为首都,因为首尔所在地比较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风水要求。丹麦风水师凯琳则介绍了她利用风水,帮助一名不孕女性成功受孕并生下双胞胎的案例。

  研讨会上,有两个话题意外走红。一个是春节的敲钟时间,另一个是从风水角度看,2012年地球是否灭亡。

  中国古人用天干地支记年记时,子时为一天的开端。与会者据此认为,春节敲钟应选在子时(晚上11点开始),而非央视春晚所选的12点。华人后裔王心强说:“马来西亚一直都是11点过春节。”

  对于2012年世界末日论,中华易学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霍斐然说,中国风水对此不支持。他的依据是,宋代易学家邵雍提出过,世界是12万9千6百年一混沌,一共12宫,一宫是1万零8百年。“现在仅仅才过了一半时间。”

  阆中人很忙:

  什么才是“最阆中”,似乎无解

  2012年,阆中和阆中人的每一点忙碌,都在影响着这座小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有太多宣传点的阆中,什么“最阆中”,似乎并没有清晰的答案。

  和柯敏一样,阆中人爱阆中。他们热情好客,“欢迎来阆中”,希望外地人对阆中了解得越多越好。

  “我说阆中有滕王阁,人家问,滕王阁不是在江西南昌吗?我说阆中有张飞庙,人家说,张飞庙不是在重庆云阳吗?”在王萌看来,外地人对阆中了解得不够。或者说,阆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大。他笑言,历史地看,阆中的政治地位在走“下坡路”,以前是巴国别都,清初做过20年四川的临时首府,而现在只是县级市。古蜀道的没落,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的兴起,让曾经的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再享有往日盛誉。失落,却带来极大好处:古城得以保全。

  2012年,阆中和阆中人很忙。每一点忙碌,都在影响着这座小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年初,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开园。龙年春节期间,知名文化学者舒乙来阆中过年。9月份,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司长陈思娣一行前来调研春节文化。两场申遗,风水和蜀道,阆中都是焦点。2012年,阆中在央视继续打“教认‘阆’字”的广告。另外,这一年,央视《寻宝》节目走进了阆中,《走遍中国》栏目也来了,“再现了老观古镇”,《中华长歌行》也到阆中录节目,关注春节文化。阆中保宁醋,还上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

  除了旁人过来,还要走出去。2012年12月底,第三届春节文化论坛暨首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年博会)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办。阆中市派了4人参加。祝琳副市长说,舒乙先生龙年春节期间介绍过台儿庄的经验,我们想来这看看,取经。马凯和王萌也来了。

  马凯最挂念阆中的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到底该怎样布展,他还没有完整的想法。在台儿庄古城,他不时拍照,并向店铺商贩询问,剪纸、四大年画(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开封朱仙镇)各有什么特点。“年画是春节的重要符号,我想布置一个四大年画的展。”一位城市运营策划人说,阆中现任领导的思想非常解放。他举了一例。在一次策划碰头会上,他和同事偶然提到,微电影很有传播力。没想到,没过多久,阆中便决定请许晴和方中信拍摄《阆中之恋》微电影,将“阆中”地名和阆中古城风貌植入其中。

  如何定位阆中?强调“风水之都”,强调“春节发源地”,强调“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还是“状元文化看阆中”?在阆中,似乎有太多宣传点。但如果只选一样,哪一样“最阆中”?有着充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阆中人,也很难给出答案。

  “阆中100座院子。”对于城市宣传,有人给出了新的建议,认为阆中古城里,100座各具风味的老院子,相比其他古城,是独特的亮点。

  可行吗,有效吗?需要尝试。

  ……

  2012年,阆中和阆中人,在繁忙中探索。

  2013年已经来了,地处中国西南的阆中,并不太冷,春天已在路上。

  路总是走出来的。正是有了一个个城市和乡村尝试“走路”,中国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才接了地气,有了依归和可能。

分享到:

(责编:冯慧)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