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要闻

小学辍学率:学者套用原有计算方法 撤点并校违背初衷

2012年11月24日10:4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学生们将获捐的新书包摆在课桌上。2012年5月31日,贵州省工商职业学院教职员工代表,将500多件水鞋、书包、文具等礼物送到贵阳市边远的高坡乡云顶小学,捐赠给全校五百多名学生。图/CFP

 

称近10多年辍学率都未高于1%国家控制线;入学率从2001年99.1%到2011年99.8%稳定增长

新京报讯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近日,有单位和学者就我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发表了相关研究报告,其中一些有关数据引起社会关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对于我国小学辍学率有没有大幅度反弹,是否“回到十年前的水平”的质疑,该负责人表示,自进入新世纪的10多年以来,虽然辍学率随年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都没有高于1%的国家控制线,说明我国小学控辍保学的措施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年来小学五年巩固率一直比较稳定,因此并不存在小学辍学率回到十年前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学生基数较大,辍学问题仍需得到长期关注。

该负责人称,2011年,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约2600万在校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些政策的落实,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加之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送孩子上学成了自觉行动。我国小学入学率从2001年99.1%到2011年的99.8%,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状态。

■ 焦点回应

小学辍学率有没有大幅度反弹?

辍学率一直稳定在1%以内

教育部不再公布辍学率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2005年前,教育部依据1991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试行)》发布小学辍学率。

2006年后,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小学辍学率一直稳定控制在1%以内,义务教育工作重点从普及转向巩固提高,因此教育部不再公布小学年度辍学率,但国家对此问题依然十分重视。

学者套用原有计算方法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学生流动性不断增强,流动规模也逐年增大,学生个体流动情况难以及时掌握。

2006年以前使用的辍学率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大规模流动因素,因此国家层面上的统计已不再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正转向通过建立电子学籍系统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就学情况的监控。某些机构和学者虽然就我国小学阶段辍学率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他们不掌握义务教育整体情况,依然套用原有辍学率计算方法,因此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各地学生的流失情况,得出的全国辍学率数据也不准确。

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布《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规定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自进入新世纪的10多年以来,虽然辍学率随年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都没有高于1%的国家控制线。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否为学生辍学主因?

学校布局规划报备前暂停撤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总体上改善了办学条件。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并带来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

保证学生能就近入学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县级政府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在完成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保证学生能够就近入学。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

保障1-3年级学生不寄宿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会尽快建立国家教育信息化平台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接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构建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加强对学生动向的监管,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就学与流动情况。

教育部要求各地开展专题部署,从明确保障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的政策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分享到:

(责编:赵鸣飞)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