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苏 江摄
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美丽中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新提法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折射出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愈来愈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此次十八大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并单篇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使得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具体。
时代命题:
生态文明与幸福感息息相关
根据西方发展经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不可持续,代价昂贵。中国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找到了科学发展之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将给中华民族和每一个老百姓带来福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单纯的物质文明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和期望,生态文明与人们的幸福感息息相关。
十八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这次,十八大报告用很大的篇幅来描绘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子孙孙留下更多的宝贵财富,这是用多少GDP(国内生产总值)都换不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