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08: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激活能力,文化产业蓄势正发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后,北海的文化事业跨入新的里程碑。
2011年7月,北海市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也陆续出台。
2012年2月,北海市首个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按照这一计划,金融部门将在未来5年内对文化企业和项目提供总额20亿元的高效金融服务,重点支持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及产业项目。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给文化从业者吃了定心丸,一批起点高、层次深的文化产业项目应运而生。
好莱屋文化传媒公司在今年5月份投资800万元倾力打造了一座好莱屋演艺广场,容纳600多人演技大厅每天晚上上演精彩的演出,有“珠还合浦”舞台剧、有壮族的谢酒歌,也有东北的二人转、吴桥的高空杂技,还有泰国的长甲舞……浓郁地方特色与异域风情相映成趣,为北海市民和各地游客奉上了一场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正是看到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我们才吃了秤砣铁了心!”该公司董事长张利如是表示。
2011年,北海市倾力打造了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盛赞这台舞剧“已成为中斯文化交流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此外,一些着眼未来的文化产业也在暗自用力:南珠文化系列创意研发生产项目、北海贝雕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合浦汉代文化主题公园扩展建设项目、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园项目、北海老城保护和利用项目均已启动;北海冯家江创意产业园、北海西村影视城、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城等项目正在推进中……
如今,北海全市文化企业已增至1250多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了3万人。2011年,北海市文化产业总量在全区排第4位,占GDP比重在全区排第3位。
北海市长周家斌表示,“十二五”期间,北海将全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教育事业,特别是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目前已有多所大学落户北海。
2011年,北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今后十年北海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思路:进一步扩大现有高等教育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做强、做大现有高等院校,提高培养层次;加大开展招商引校工作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进入北部湾经济区(北海)教育科研基地办学;争取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在北海创办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支持北海职业学院三期扩建工程,支持北海职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进一步扩大在校生规模,支持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通过本科院校评估,争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北海兴举办海洋学院和研究生院;到2020年,争取全市高校达到10所,高校在校生达10万人。
目前,北部湾外事职业学院已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北海市筹建办学,引进广西九三工学院已通过自治区发改委立项,移址工作现处于等待用地指标阶段。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周家斌又提出了“力争引进两所高校”的目标,北海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在稳步推进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