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4日10:25 手机看新闻
[导读]本周(3月5日—3月11日)十余部中外新片登陆大银幕,《桃姐》一路高歌,以3300万左右票房在一众新片中领跑。《战马》继续驰骋,以3700万左右成绩蝉联周冠。累计票房9300万。 本周市场因“三八节”而格外亮眼,十余部中外新片争抢院线银幕,剧情片《桃姐》 “三八节”争艳后,一路高歌,以3300万左右票房在一众新片中领跑。上映第二周的《战马》继续驰骋,以3700万左右成绩蝉联周冠,奔向“亿元线”。 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每一个档期,每一个节日都深藏金矿,等着有志者发掘开拓。在今年第十周的档期,因为“三八节”,一周内相继开映了中外新片10部,不同题材,风格迥异的新片给观众和市场呈现了一份精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电影大餐。
首先,我们梳理本周堪称“汹涌”的新片流。从周二(3月6日)——周四(3月8日)直奔“三八节”的新片8部,国产片6部,进口片2部。科幻动作喜剧《非常小特工之时间大盗》周二率先登场,影片3D放映,却打出“4D”香气体验牌。情节将妙趣横生的恶搞与精彩刺激的打斗结合在一起,首映周6天,全国票房1800万左右,观众52万多人次,进口片榜名列第三。考量影片与市场,此成绩中规中矩。电影更适合儿童与家庭观众,因而在“三八节”档不占优势,节日当天仅收330万左右。且因新片较多,各院线排映资源分布不一,有较多3D银幕资源的万达院线首周收入375万,占比达到19.9%,超出院线在全国市场的平均份额6个百分点了。
本周市场峰值在周四(3月8日),有7部新片同时开映,其发行模式同一,所以非常考验院线和影院的排映智慧。“三八”档期主打情感的影片有四部:《桃姐》、《高举爱》、《情迷》、《女人花》。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在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上包揽三项大奖的《桃姐》格外引人关注。电影有一个真实的原型,讲述一个服侍一家大小几十年的仆人桃姐年老生病,主人需要反过来照顾桃姐,两人得以重新认识对方和人生的故事。这部关注现实的影片,以桃姐为代表的帮佣经历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影片选在“三八节”首映,开画即爆棚,首映日,全国票房1270万左右,关观众约42万人次,成为“三八节”档冠军。首映周末四天,全国票房3300万左右,观影人群超过105万人次,国产片榜高居第一。该片刷新了中小成本文艺剧情片的市场纪录,首映和首周成绩均超过去年同期的《观音山》。数据显示,“三八节”对此类型影片相当给力,影片在“三八节”的票房占到首周的38.4%。从院线市场反馈,影片因前期获奖及宣传力度,市场关注度高,观众观影欲望强,因而《桃姐》无悬念登上各院线热映片前三,万达院线首周收入460万,南方新干线收入238万。
进口片榜上,上映第二周的《战马》继续驰骋,以3700万左右成绩蝉联周冠,累计9300万左右,这类较为文艺类的电影,前几年收入五、六千万,发行公司就要庆功。如今,《战马》眼见就要轻松过亿了,可见国内市场结构的变化,观众兴趣培育都有了进步。《地心历险记2》以2200万左右票房稳居第二,其中IMAX巨幕放映占了15.5%,累计3亿6700万左右。排名第四的是《王者之剑》,在此要更正一下,《王者之剑》首映日是2月29日,较之前档期推后三天,本周是该片第二周,其销售曲线超级稳定,是唯一没有受本周汹涌新片流冲击的影片,本周进账1740万左右,累计3700万。已经上档一个半月的《碟中谍4》以1400万左右票房殿后,累计6亿4000万左右。
统计全部上榜中外新片,大盘进入回落调整周期。因“三八节”档期强劲支撑,落差幅度甚微。三八节单日档期,全国市场创下历史新高,观众人次超过134万,同比上年“三八节”上升了55%,票房4322万左右,同比上年提升了69.4%。单日票房占周总份额22.5%,高出平均值8个百分点。市场回落带来的缺口因"三八节"档期被减至最小。与上周环比,全国放映场次略减4.6%,观众人群减少5.1%,票房微降7.5%。
国内市场节目源越来越丰富已成常态,要想在拥挤的放映市场胜出,发行的地位,发行公司的功力越显重要了。中国电影产业尚处高速发展期,难说什么淡季或者档期不给力等理由,关键是市场规模大了,节目资源丰富了,以往粗放式经营就难以立足了。精确定位,立足落地,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影片采用不一样的差异化策略与模式才能将市场做大做强。比较一下2012年与2011年“三八节”档期前五的影片数据,传递的很多新信息就明白了。
去年同期,市场同时上线8部影片,不过皆为中小成本,与本周新片实力难以相比,这也反映出制片环节有长足进步。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各类数据真可谓一骑绝尘,本周观影人次566多万,同比增长48.4%,周票房1亿9000多万,同比放量5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