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华人社团要做实事

张 红 

2012年04月20日09:28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怕孤独或许是天生的。深入骨髓的群居性决定了人总在寻找同伴的温暖。这种寻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了出来。从小到大,谁没参加过形式各异的兴趣小组?浪漫的大学校园里,五花八门的社团是多少人心中不灭的回忆。

对于漂洋过海踏上异国土地的华人而言,寻个名目聚在一起,听听乡音,聊聊乡事,慰藉一下思乡之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选择。所以,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有了华人就有了华人社团,这样的说法可谓一点儿都不夸张。

随着越来越多国人走出国门,海外华人社团自是蓬勃发展起来。同乡会、商会、和平统一促进会、友好协会等历史悠久,乒乓球协会、高尔夫球协会等专业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尖儿。

众人拾柴火焰高,道理人人都懂。对海外华人而言,各种社团不仅给了他们一种温暖的归属感,也让他们得以在专业领域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社团让他们在自身利益遭到外力损害时,得以团结众人之力维护自己以及华人群体的权益。社团也让他们可以站在一起共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无论是“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还是法国巴黎美丽城大游行,无论是智利大地震后的积极捐款捐物,还是意大利罗马的万人和平大游行,没有华人社团的穿针引线组织奔走,就没有这浩大的声势,也不会有华人的声音,更不会让世界看到海外华人积极向上的形象。

当然,前进的路上有鲜花必然也有荆棘。海外华人社团的发展不是没有问题。遇见回国开会的侨胞,名片上通常都会有一长串的名衔,各种协会的名称看得人有些云里雾里。海外华人社团的名目繁多由此可见一斑。很多社团的名号也越来越大,却是徒有虚名。更有些地方的社团内部矛盾重重,遇事根本无法形成共识。

如果把海外华人比作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各个华人社团就好比是一个个的小细胞。只有这些小细胞真真正正地做实事,整个机体才可能有活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4月20日   第 12 版)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