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05日08:22|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嫦娥三號著陸器示意圖
嫦娥三號巡視器模型
隨著嫦娥三號成功實現“零窗口發射、精確入軌”,本年度世界航天科技日歷上最精彩的傳奇劇在歲末如期拉開了帷幕。而作為本劇的當然主角,嫦娥三號此刻正飛翔在38萬公裡長的茫茫奔月旅途中,然而,她並不孤單,地球上億萬熱情的民眾時刻心系她,並把她看作自己向遙遠月宮派出的信使,耐心而熱切地期待著她輕踏上月宮的時刻。
1
軟著陸考驗一個民族
新足跡彪炳光輝史冊
“落月”和“探測”無疑是傳奇劇的高潮,而前者是后者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嫦娥三號完成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目標中第二步目標的最重要使命之一。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指出,隻有掌握安全落月技術,我國才真正具備到達地外天體的能力。然而,安全落月即實現月球軟著陸極具挑戰性。蘇聯月球探測器就多次失敗,不是與月球失之交臂,就是與其撞個“滿懷”。
月面軟著陸為什麼那麼難呢?對此,歐陽自遠解釋說,這是月球獨特的環境造成的。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探測器不能採用降落傘實現軟著陸,隻能用火箭反噴對沖著陸沖擊力。但是月球的重力場和地貌與地球有很大不同,這給火箭反噴式軟著陸帶來很大風險。月面軟著陸無論多難都是必須越過的一道坎兒,中國科學家精心設計了一整套解決方案。一是精心選擇著陸區。根據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和外國月球探測器獲得資料數據,最終將雨海西北部相對平坦的虹灣地區作為目標著陸區。二是精心設計嫦娥三號。讓“玉兔號”月球車藏身在著陸器裡。通過提升著陸器對環境的智能化感知水平和行為調整能力,讓其具有強大的自主避險能力,提高軟著陸成功率。
嫦娥落月的真實場景當然要到本月中旬才能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歐陽自遠現在就能給我們預先大體描述該場景。他說,嫦娥三號首先要以恰到好處的速度飛到月球附近並被其捕捉而成為其衛星。之后,嫦娥三號要擇機進行減速,經過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段、避障段、緩速下降段6個階段的減速,實現從月距面15公裡高度安全下降至月球表面。
歐陽自遠強調,為選擇合適著陸點,嫦娥三號將像直升機一樣懸停。在離月面約100米高處時,底下的相機就會通過拍照進行反饋信息。比如發現下面有大坑,它就會自己平移,等照相機感知到地面狀況適合了,才會降落。直到離月面4米高時再度懸停,反推發動機關機,實現安全著陸。之后,太陽能電池板打開,接收來自太陽的能量,攜帶的儀器經過測試、調試后,開始工作。
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三號的軟著陸演練我們已經在地面進行過無數次,但是畢竟是在地球上演練,真實的場景要復雜得多。我們必須嚴謹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使中國探測器在地外天體上留下彪炳史冊的第一個足跡。
![]() |
(責編:夏麗娟)
嫦娥一號,嫦娥三號, 月球探測器, 月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