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釋放僑務公共外交巨能量(圖)【3】

2013年10月16日08:16|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公共外交近年來已經成為外交領域的新潮流,僑務公共外交也隨之提上議事日程。僑務公共外交有兩大特點:一是民間性,立足於民間各個層面的廣泛交往。二是柔性,它不是建立在經濟、軍事實力基礎上的,而是通過文化交流等柔性的軟實力方式進行的。

  第七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發布會現場(中國青島網)

  三、開展僑務公共外交應關注的問題

  必須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對象國國情,研究對象國的歷史、文化、習俗。做好對象國國會、媒體和智庫的工作。通過僑務公共外交,去影響那些能夠影響對象國社會的人。

  一是各國國情、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千差萬別,僑務公共外交的思路不能千篇一律。要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其他國家國情的僑務公共外交思路,必須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對象國國情,研究對象國的歷史、文化、習俗。了解對象國本身遠遠重要於了解雙邊關系。

  二是中國的形象。樹立什麼樣的國家和民族形象是公共外交的首要任務。形象是各種信息的直觀綜合。形象可親才能引起進一步接觸的興趣。印度在美國CNN電視台 “Incredible India”(難以置信的印度)的宣傳廣告,展示了一個亞洲神秘國度的形象。新加坡通過其航空公司廣告,顯示一個多族群和諧相處、社會秩序良好的形象。中國應向對象國傳達怎樣的形象呢?這要在充分了解他國國情、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基礎上研究確定。

  三是要做好對象國國會、媒體和智庫的工作。通過僑務公共外交,去影響那些能夠影響對象國社會的人。如美國國會有立法、監督、公眾教育、調解沖突等眾多權力,這些職責對行政當局構成有力制衡。不少國家就以美國國會為重點開展“院外游說”。現在各國媒體作用日益增大。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街邊花邊新聞,都可以深刻影響對象國民眾的價值判斷。做好媒體工作,對僑務公共外交可以起到放大器的作用。對象國智庫尤其是研究中國問題的智庫為政府起草政策報告,發表各種各樣的研究報告,影響著對象國政府、議會和企業界對中國的看法。要加強與他們的聯系。

  四是在僑務公共外交中充分運用文化的力量。公共外交的理想結果是通過文化渠道讓受眾潛移默化地接受價值取向,又感到是自主決定。美國好萊塢電影大片,甚至麥當勞、可口可樂等快餐文化,就對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產生較大影響。在僑務公共外交中善用中華文化元素去吸引和影響主流社會,使其覺得中華文化可親可愛,富有哲理,從而達到人與人的可親可愛。

  五是要重視中國游客和短期出境人員與當地民眾的關系。中國每年有大量游客出境旅游,還有大批留學生、勞務人員,他們是展示中國形象的一張張名片和最直接的窗口。今后5年將有4億中國人出國。他們的高素質和良好形象、他們與當地民眾的關系和睦是僑務公共外交的有機組成部分,十分關鍵。

  六是網絡空間應成為僑務公共外交的新領域。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成為僑務公共外交的重要渠道。我們要多用、巧用新媒體工具,鼓勵更多社會力量投身僑務公共外交,邀請更多有國際知名度的華人精英利用社交媒體發聲。要拓寬思路,在僑務公共外交上巧用臉譜、推特等國際社交媒體,逐步深化對象國民眾對中國的理解與認知,更好地傳播中國的政策主張和悠久的中華文化

  七是加強僑務公共外交理論研究,准確認識華僑華人的地位和作用。隨著對僑務工作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僑務工作領域的拓展,華僑華人在公共外交層面蘊含的重大能量凸顯。當前僑務公共外交研究還停留在對華僑華人開展公共外交的具體案例分析上,缺乏反映當前大調整、大變革、大發展時代的僑務公共外交理論。因此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強僑務公共外交理論研究,制定僑務公共外交戰略十分重要、迫切。

  八是認真探索僑務公共外交的機制、途徑和方式方法。要注重在僑務文化交流、對外宣傳、中華文化傳承等領域,融入公共外交的理念和實踐,推進僑務公共外交的系統性、規范性建設。支持和引導重要僑團、知名華人、智庫專家開展公共外交,客觀、真實地講述“中國故事”,闡釋中國特色道路。鼓勵海外華文媒體整合力量,創辦雙語刊物、網站、電視,建立全媒體傳播能力,擴大對主流社會的影響。實施精品文化戰略,做強做精“文化中國”品牌。支持海外僑胞開展人文交流,主動參與僑胞住在國文化交流活動,將“四海同春”、“名家講壇”、“中華醫學”、“中華美食”等特色文化推向主流社會,展示中華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和諧僑社建設,引導僑胞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品德,遵守住在國法律,尊重當地習俗,融入主流社會,樹立“守法誠信、舉止文明、關愛社會、團結和諧”的族群形象。

  九是建立“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習近平主席提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僑務公共外交要充分考慮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話語體系、傳播方式,盡快建立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全方位闡述中國的發展,闡釋中國的政策、道路和理念。讓對方聽得進去、聽得明白中國的故事。

  僑務公共外交是僑務工作者長期的光榮使命。在全體中華兒女為同圓共享中國夢而不懈努力的大背景下,僑務公共外交在中國爭取和平穩定國際環境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 何亞非)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僑務,華人,華僑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熱圖>

最新熱點>

陝西9企業“斗氣”中石油:你漲價我就停產

央視曝光42集團軍對台作戰地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熱點推薦>

昆明“飆車黨”開豪車飆車肇事 司機慘死現場

嶗山逃票地圖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學生跳崖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