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釋放僑務公共外交巨能量(圖)【2】

2013年10月16日08:16|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公共外交近年來已經成為外交領域的新潮流,僑務公共外交也隨之提上議事日程。僑務公共外交有兩大特點:一是民間性,立足於民間各個層面的廣泛交往。二是柔性,它不是建立在經濟、軍事實力基礎上的,而是通過文化交流等柔性的軟實力方式進行的。

2013中華文化大樂園上海開幕式(中新網)

 塔吉克斯坦中文歌賽(中新網)

  二、中國開展僑務公共外交的優勢

  遍布世界各地約5000萬華僑華人兼通中外文化,具備融通中外的傳播優勢。華僑華人的天然優勢,使他們能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選取易於被居住國民眾所接受的內容,選擇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以“當事人”的角色開展公共外交。這使他們所傳播的信息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各國都高度重視發揮僑民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以以色列為例,以色列以海外猶太人為依托開展公共外交,在美國尤其成功。海外猶太人旗幟鮮明反對任何形式的反猶太主義,支持以色列,反復進行“大屠殺”教育並追查納粹行為。美國每年為以色列提供30億美元的援助,對聯合國和安理會任何不利於以色列的決議草案堅持投反對票。

  僑務公共外交就是通過僑務渠道開展的公共外交。華僑華人既是僑務公共外交的受體,又是主體。僑務公共外交在影響華僑華人的同時,又通過華僑華人的媒介作用,向外國政府和民眾傳達和介紹中國基本國情、價值觀念、發展道路、內外政策等信息,以消除誤解,增進了解、促進合作,從而維護和實現國家的根本利益。

  僑務公共外交是僑務工作一項新課題,蘊含僑務外宣、華文教育、海外聯誼、權益保障等許多基礎性工作,對於有效提升中國國際形象、增強軟實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遍布世界各地約5000萬華僑華人兼通中外文化,具備融通中外的傳播優勢。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就是溝通不同文明和文化,搭建起不同國家和民眾之間交流的橋梁。華僑華人的天然優勢,使他們能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選取易於被居住國民眾所接受的內容,選擇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以“當事人”的角色開展公共外交。這使他們所傳播的信息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積極宣傳樹立中國的正面形象,對華僑華人和中國能實現“雙贏”。華僑華人素來重視血濃於水,具有展示祖(籍)國和鄉土正面形象的情結,而祖(籍)國發展壯大又為華僑華人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引導住在國人民和政府認識和了解中國、支持中國的對外友好政策,幫助中國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對中國和海外華僑華人來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隨著全球化發展和中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這一群體呈現以下新特點:

  一是新移民和華裔新生代數量增加,分布廣泛。改革開放后出去的華僑華人超過1000萬,加上大量海外出生長大的華裔新生代,海外僑胞總數已由改革開放之初3000多萬發展到5000多萬,分布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東南亞等傳統僑胞聚居地外,北美、西歐、大洋洲、拉美和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成為僑胞新的聚居地。華僑華人年齡結構年輕化,傳統僑團、華商企業面臨更新換代,華裔新生代組織、專業協會和青年僑團不斷涌現。同時,中國公民探親、留學旅游和勞務短期出境人數不斷增加,他們既展示中國新面孔,又因擁有巨大購買力而備受關注。2012年世界奢侈品協會數據顯示,僅當年春節期間中國游客在境外奢侈品消費就達72億美元,居全球首位。去年在歐洲購物未退稅款項就達8億歐元。

  二是海外僑胞經濟科技實力增強。華僑華人從傳統就業領域向貿易、工業制造、房地產、金融及高科技產業拓展。據估計,全球華商總資產已近4萬億美元,華人經濟成為世界經濟一支重要力量。海外僑胞蘊涵豐富的智力資源,在歐美發達國家集聚著數百萬專業人才,涵蓋世界大多數高新科技領域。僅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工程院就有100多位華裔院士,硅谷每年涌現的近5000家初創企業中,約1/4由華僑華人科技人才創辦。

  三是海外僑胞政治社會地位和影響力提升。華僑華人謙和、忍讓、勤奮和以家庭為重的美德在居住國主流社會中贏得廣泛尊重。隨著僑胞人數增多、經濟科技實力增強以及素質提高,他們融入住在國主流社會的公民意識、參政意識和維權意識增強,逐漸擺脫“隻重事業發展不問政事國事”的傳統做法,走入社會主流。更多華人加入主流政黨,參與選舉,進入議會和政府,並通過游說、質詢等方式表達訴求。部分華人成為部長、州長、市長、大使和各級議員。當地政要更加重視華人的作用,主動爭取華裔族群的支持。

  四是海外僑胞對祖(籍)國民族和文化認同增強。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提升,海外僑胞與祖(籍)國聯系更加緊密,開展交流合作、共享發展機遇的積極性高漲,推動中外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的意願強烈,保持民族和文化特性更加自覺。遍布世界的2萬多所華文學校、2萬多個華人社團、數百家華文媒體以及獨具特色的唐人街、中國城、中餐館和中醫診所等,已成為傳播中華文化、豐富各國多元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在海外推廣中國語言文化基礎最牢、覆蓋最廣、效果最好的平台。

  僑務公共外交也涵蓋“游說”。游說是中性的做法,在中國有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到春秋戰國時代,游說更是向治國者闡述自己治國方略的普遍方式,游說者被稱為縱橫家,像蘇秦、毛遂、馮驩等都是游說高手。在近現代國際關系中,游說作為合理、合法、合情的公共外交手段被各國廣泛運用。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僑務,華人,華僑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熱圖>

最新熱點>

陝西9企業“斗氣”中石油:你漲價我就停產

央視曝光42集團軍對台作戰地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熱點推薦>

昆明“飆車黨”開豪車飆車肇事 司機慘死現場

嶗山逃票地圖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學生跳崖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