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9月23日08:3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以“積極參與”、“共同謀劃”、“互惠互利”來表明粵港澳自貿區的態度。他表示,對應內地各省市,香港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因為香港的國際化程度最高,內地進一步開放是大勢所趨,相信自貿區的建立,可以達致互惠互利。 |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六次會議日前在港舉行。正在籌劃中的粵港澳自由貿易區是多方關注的焦點。
在會后的記者會上,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表示,仍在籌劃的粵港澳自貿區是一個區域性的自貿區,與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國際性定位不同。粵港澳自貿區主要是發揮香港的優勢,突出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帶動珠三角發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以“積極參與”、“共同謀劃”、“互惠互利”來表明粵港澳自貿區的態度。他表示,對應內地各省市,香港有不可取代的優勢,因為香港的國際化程度最高,內地進一步開放是大勢所趨,相信自貿區的建立,可以達致互惠互利。
融合,對大家有好處
為何要規劃建設粵港澳自貿區?“互惠互利”是關鍵。
回歸16年來,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梁振英多次表示,背靠祖國是今天香港最獨特的優勢,未來特區政府會進一步與內地加強合作。
廣東作為距離港澳最近的內地省份,其“先行先試”的優勢最明顯。梁振英表示,廣東省是香港在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的最大合作伙伴,廣東與香港的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對經濟的拉動也直接而顯著,包括港澳在內的大珠三角地區經濟總量,已超過倫敦,僅次於紐約、東京,成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粵港兩地在產業結構、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優勢互補,是兩地日益緊密經貿關系的內在動力。與此同時,國家政策的出台和實施,也極大地釋放了兩地融合的優勢。2003年6月,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2012年香港回歸15周年之際,中央推出39項惠港政策,其中21項是支持粵港合作的政策。今年8月,CEPA補充協議十正式簽署,其中有15項政策在廣東先行先試,累計對香港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政策達79項……
更自由的流通要素
粵港澳自由貿易區的規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廣東與香港、澳門間日益密切深入的經貿關系中遇到了新課題。2012年,國務院相繼批復前海、橫琴、南沙規劃,支持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資源和服務為支撐的金融合作區域,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加快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步伐。
粵港經濟合作,面臨著從簡單的代工到向先進制造業以及服務業等深層次合作的轉變。過去粵港“前店后廠”式的合作模式,曾給兩地經濟創造了輝煌,但是隨著內地經濟的迅猛發展,兩地合作的前提和模式也在慢慢變化。一方面兩地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面臨著從簡單的代工合作模式到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另一方面,日益深入緊密的經貿關系也必將觸碰到更多深層次的問題,例如金融要素、商品要素等更自由的流通問題。
![]() |
(責編:夏麗娟)
CEPA,香港金融,香港服務業,自貿區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