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5日08:3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國務院日前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港保稅區以及空港綜合保稅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
國務院日前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港保稅區以及空港綜合保稅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專家認為,此舉標志著我國在經濟領域的改革方向上邁進了一大步,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對中國培育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
形成高端要素自由貿易
“自貿區的核心是自由貿易,跨到這個自由貿易區就等於走到了國際市場,將給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輻射和聚集效應。”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對於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尤其是長三角這個中國經濟最發達、最富庶的地區,國際化的經濟、貿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會很好地得到解決,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多活力,對推動經濟改革會很有幫助。
“與當初加入WTO時低關稅商品自由貿易完全不同,這次是要素貿易為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本報記者表示,首先就是生產需要的人才雙向流動,減少海外人才落戶的行政審查過程,歡迎高端人才到上海開展高端自由貿易服務。其次,就是知識的流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像美國TPP模式那樣引進高端企業和高技術產品,這種知識產權的流動會成為自貿區主導因素。第三,就是信息的流動,上海自貿區將會形成總部經濟,大型企業的研發和智庫會留在上海,這些靠無形資產運作的企業,雖然隻有辦公室沒有廠房,但是他們可以把全球跨國企業的資金挪到上海自貿區來結算。因此,未來自由貿易區已經不是低端商品貿易,而全都是高端要素的自由貿易。
人民幣國際化改革提速
“支持金融創新,推動人民幣離岸業務,自由結算,這些都是自貿區最終目的。”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看來,將來上海建自貿區不是簡單的自由貿易港,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開放金融,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結算。
孫立堅表示,上海自貿區建立后資金流動將達到新的高度,面臨大量資金需要進行管理,這就涉及到資本賬戶開放。如果資本賬戶開放不能大踏步推進,人民幣匯率不能自由浮動,要素流動就無法形成,上海自貿區匯率和香港市場匯率就會有差價。投資者就會發現進入自貿區既可以降低關稅,又可以拿低成本的人民幣到香港拋售,就會造成熱錢的投機。所以,應該加快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
不過,孫立堅也強調,要控制人民幣對外開放過程中的金融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