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戰后國際經濟體系將失靈?(時評)

2013年07月02日08:1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令美國興奮的事兒,是不遺余力地推動TPP和TTIP談判。相比較來說,巴西人阿澤維多出任WTO總干事對美國來說不值得慶祝。在這件事上,雖然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百般阻撓,但均以失敗告終。

  兩件事跟美國有關,但美國對之的態度有所區別。

  令美國興奮的事兒,是不遺余力地推動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和TTIP(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相比較來說,巴西人阿澤維多出任WTO總干事對美國來說不值得慶祝。在這件事上,雖然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百般阻撓,但均以失敗告終。

  雖然看似毫無聯系,卻代表著戰后國際經濟體系命運的兩個方向。TPP和TTIP的談判如果成功,美國可能會構建出“經濟北約”。WTO等代表的貿易體系可能會被架空,世界可能會服從於美國制定的新規則。

  “經濟北約”的實現有其現實基礎:美國低生產成本與歐洲世界級的整合加工能力相結合,將形成極具價格競爭力的一流產品。照此辦法,歐洲投資有助於美國的重新工業化,同時又能保証高端歐洲就業。

  阿澤維多是在發達國家對他極力反對的情況下獲得的勝利,因為他堅決反對發達國家對農業採取補貼政策。這個問題也是重啟有關自由貿易的多哈回合談判的最大障礙。人們對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為多邊貿易構建必要共識,避免WTO喪失作為全球貿易協調者的地位。

  但發達國家似乎背叛了自己的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他們建立了多邊貿易制度,旨在消除戰爭年代簽署的歧視性協定。多邊制度的任務在於,既保護大國的利益,也要保護弱小國家的利益不被侵犯。

  現在,自貿區的受歡迎程度大大提高。根據WTO提供的數據,2013年初,已經生效的優惠貿易協定有354個:其中歐盟參加了36個,智利23個,新加坡19個,墨西哥16個,美國14個。不過,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貿協定存在一個問題:他們不是設法使貿易自由化,而是被看作免遭太強競爭的保護機制。

  無論TPP還是TTIP,美國的參與都讓其分量大幅增加,尤其是TTIP,由於美歐各自的重量,決定了兩者制定的標准將會成為世界標准,WTO會被架空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但這種聯盟或者“經濟北約”丟棄的是發達國家制定的“優良傳統”。美國得到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因為無論“亞洲世紀”還是“大西洋世紀”,他都可以制定有利於自己的規則。但一些歐洲學者擔心,華盛頓的“歐洲幫凶”無法從世界經濟的這種碎片化中獲得持久好處。這確實是有見地的看法。(子 默)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