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網絡購物:顛覆與重構(圖)【2】

2013年05月23日08: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十多年前,北京、上海和廣州曾展開過一場“互聯網生存實驗”。在三天三夜的時間裡,挑戰者們被鎖在一間透明的房屋裡,隻能通過房間裡能夠上網的電腦購買維持生命的食物和水。挑戰者們要嘗試依靠網絡購物,向外界証明自己能活下去。今天的人們已很難想象當年實驗引起的強烈關注,網購已像油鹽醬醋茶一般,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制圖:潘旭濤

  “我們縣城就這麼大,很多東西想買都買不到。”家住四川省南部縣的張龍說,而網購讓他有了更多選擇。

  對張龍、肖英來說,網購是一種生活。對另外一群人來說,網購是一種工作,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潮汕學院的大學生黃業弘,在校期間就和同學一起在淘寶上開店賣睡衣,如今已是營業額過百萬元的“小老板”。“明年我想在學校設立一個創業獎學金,鼓勵師弟師妹們積極創業。”他說。

  黃業弘並非個例。據淘寶網調查顯示,網店店主本科及以上學歷佔27.1%。

  低成本、低風險、低門檻的網店創業模式,在受到缺資金、缺經驗的年輕人追捧的同時,也為其他弱勢群體提供了成就夢想的機會。

  右手右腳行動不便的陳曉良通過開網店,從一隻網絡菜鳥變成了一個有貨源有經驗的專職網店店主,年銷售額超過800萬元,在收獲事業成功的同時,他也收獲了愛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據初步統計,10年來,已有超過3萬名的殘疾人選擇在淘寶平台創業。

  農民也在網購中找到了對接大市場的鑰匙。山東省嘉祥縣黃垓鄉村民孟宏偉開網店,甚至接到了來自迪拜的千萬元大訂單,這個隻在照片上見過“帆船酒店”的農村人,把村裡養殖的500頭奶牛、3000隻綿羊漂洋過海賣到了迪拜。如今他已年銷10萬頭(隻)活牛羊。

  據統計,截至2011年,已有171萬名農民(含縣)成為淘寶網商,成為網商的農民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5000元之間,遠高於未上網農民收入的1500—2000元。

  網購的迅猛發展還衍生出一系列新職業。快遞員、網店裝修師、幫助買家議價的網絡“砍價師”、幫賣家做網絡營銷推廣的“淘寶客”、幫人選擇服飾的“搭配師”、“秒殺”走紅催生的職業代拍人、網店軟件商、網店培訓師、網店職業經理人……據不完全統計,為支撐網購發展的直接、間接就業人員,目前已經超過1000萬人。

  湖南小伙子張玉超,2012年到深圳應聘成為一名電商平台易訊網的快遞員,平均每個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資,25歲的他,在晉升為站長助理后,還將在今年6月繼續晉升為分站站長,成為一名可以獨立管理一個分站的基層干部。“公司每年給我們提供四次晉升機會”,張玉超說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能跟著網購一起成長。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