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自今日開啟。在中國執政黨去年完成換屆之后,今年全國兩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改革開放35周年之際,執政者將如何引領中國發展舉世矚目。前瞻2013年,“中國夢”在路上,改革將再啟新征程。隨著新鮮血液注入中國政壇,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科技、兩岸、民生等領域的“新”局引人期待。 |
資料圖:高考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2年12月26日發表的《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白皮書指出,中國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中新社發 張宇 攝
8、異地高考迎首個落實年 收效如何尚待觀
備受關注的“異地高考”終“破冰”,今年,黑龍江、安徽、重慶、河北、湖南、吉林、遼寧、浙江8省市將正式實施異地高考方案。上海、山東、福建、江西四省市將在2014年開始實施。北京、廣東方案則採用過渡和漸近的方式。
在中國城鄉二元制框架下,自1977年高考恢復以來,考生就隻能在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隨遷子女驟增,打破戶籍限制,允許考生在就學地就近高考的呼聲漸高。異地高考被認為是“政府推進教育公平的一大舉措”。
在此背景下,2012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原則上在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異地高考具體政策,解決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問題。大限之日已過,目前,仍有多省尚未明確方案出台時間。
其中,矛盾最為突出的北京、上海、廣東,由於情況復雜而態度謹慎,雖然三地均在“大限之日”前公布異地高考政策,但其高“門檻”引發廣泛爭議。2013年是異地高考政策首個落實年份,收效如何將備受關注,另外,尚未出台方案的省份是否會在今年有所突破,也是令人期待。
9、醫改趟進“深水區” 如何攻堅克難
新一輪醫改給中國城鄉居民帶來了很大實惠。公眾反映較為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逐步減少——2012歲末,中國政府首次就醫療衛生事業發表白皮書,就醫改這道世界性難題交出中國答卷。
病有所醫,病有所防,是中國這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大難題。2009年3月,中國全面啟動新一輪醫改,歷經三年努力,取得積極成果。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超過13億,覆蓋面提高到95%以上,中國已構建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
為進一步深化醫改,2012年3月,國務院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明確2012年至2015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階段目標、改革重點和主要任務。
當前,步入“深水區”的中國醫改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如何破除“以藥養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並進一步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民眾期望這些“難啃的骨頭”在2013年有所進展。
10、兩岸四地深化融合合作 謀求共同發展
2012年,兩岸四地正處深入交流合作的進程中,彼此間交流互動、經貿合作等日益頻繁,未來兩岸四地也將繼續深化融合合作,謀求共同發展。
十八大報告指出,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
經濟合作仍然是兩岸關系未來的重點。ECFA后續協商預料將取得新的成果。兩岸人員往來將更趨頻繁和便利。大陸居民赴台游人數逐年攀升,此一走勢將得以持續。與此同時,台灣方面也將對大陸採取相對更為開放的政策。隨著兩岸有關團體互設辦事處議程提上議事日程,兩岸關系機制化建設將邁開新步伐。
對未來港澳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中央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的方針不會變﹔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的政策也不會變。
港澳地區和內地交流合作也將不斷深化和擴展,尤其是經貿聯系將越趨緊密,將進一步實現內地與港澳地區的優勢互補。國家對港澳的支持將一如既往,並將更有針對性,而港澳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將更為積極和重要。(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