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留学>>即时新闻

留学中介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留学监理渐受关注【2】

2012年11月14日12: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学生的福音?

像小郑和Serina这样的学生数不胜数,他们因为对留学信息的不了解,只得通过中介办理,信息的天然不对称,使得学生的利益较易受损。例如,有些中介为了吸引学生,在申请学校名单里首先确保有学生中意的学校,再选择一两所跟自己签了合作协议的学校保底。学生被与中介有协议的院校录取后,中介从学生交的学费中拿“回扣”,这已经是留学中介市场公开的秘密。

在中国武汉做留学中介顾问的耿女士向记者透露,某些新加坡的私立院校和英国的预科和语言课程,中介能拿到的佣金比例,可以说高得惊人,很多会给到学费金额的20%甚至更高。对学生来说,如果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很有可能被多讹了钱,更要紧的是还可能去了一所与自己实力不相符的学校。

耿女士还强调,留学中介的文书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机构仅要求文案人员是英语专业毕业,通过专业4级或8级考试,文书经验的缺乏,最终仍是影响学生利益。很多学校都是凭对学生提交的文书的印象来决定取舍的,因为那毕竟是学校和学生交流的几乎是唯一的媒介。

尽管这只是部分中介的行为,但造成了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留学中介时瞻前顾后,既需要中介,又不信任中介。这对那些信用好、品质高的中介也是一种不公,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中介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关键的来了:留学中介怎样才能获得监理“认证”?四条基本要求:拥有中国教育部颁发的资格认定书;需提交2年内超过1000人以上的实际申请案例,由监理审核和抽查验证;接收监理网签约学生的顾问,必须有3年或3年以上的办理留学工作经验;且办理留学手续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接受监理的监督。

据胡本未介绍,“留学监理从业人员的门槛较高,需要5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这对筛选中介,审查方案和监督申请的执行,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控制风险,让学生受益。”

监理网上详细介绍了“留学监理”服务的两个阶段:一开始的信息咨询和筛选中介阶段,免费。在学生与中介签约后,委托留学监理网监督中介,则会产生人民币1500元的监理服务费。如果中介最终为学生申请院校不成功,服务费将退给学生。

天然对立还是相辅相成?

“留学监理”作为“第三方”出现,不可避免地在留学市场产生影响,也可能引起质疑。本质上说,这种“留学监理网”仍然是留学服务市场千千万万个商业机构中的一个。那么,“留学监理”与留学中介机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中介“欢迎”这样的监理吗?

在武汉从事留学中介的耿女士对记者表达了她的疑虑,“如果监理是真正的‘第三方’,那对学生是有帮助的,对中介市场的发展,长期来讲也是有利的。但目前来看,监理网监督的中介只有30多家,显然大多数中介对监理还持观望态度。还有中介费担保,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可能存在利益挂钩。监理网如果沦为中介的市场推广,说白了就是‘中介的中介’,那水就更浑了。”

在英留学中介SI-UK一名不愿具名的咨询顾问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个机构确实能帮那些要读本科或预科的学生筛选中介,节省时间,避免受骗。但与之合作的中介太少了。很可能与监理网利益密切的中介就被推荐得多。”

《英中时报》记者对留学监理网和受其“监督”的两家在国内的中介进行了暗访。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介之所以有点“怕”监理,主要因为监理网上有个黑名单,该网还定期对中介进行评价。中介接受监理,确实有扩大客源的考虑。SI-UK的咨询顾问也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加入监理网这个系统,即使有些费用,但能拓展业务,否则声誉本来就很好的机构就吃亏了。记者还接触了其他一些在英留学中介机构,他们均表示对此“不便发表看法”。

可见,目前一部分留学中介对监理的态度还是矛盾的。持观望态度,存有戒心,或者是抱有希望,通过“监理”这样一个有说服力、信任感的身份开拓市场。

英国留学中介UVIC的CEO郝斐先生这样表达了他对“留学监理”的看法:“我觉得这样的机构存在的意义不大。为什么呢?中国的特殊商业环境导致一个行业的监管机构往往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即便如此,公正性往往受质疑,而一个商业监管机构的存在目前在中国尚未形成土壤,因为有商业考量,因此很难确认其真正的公正性。留学信息的掌握,现在不像十多年前是‘一边倒’了。学生和家长其实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留学机构的信息,网络及官方信息随手可得,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有能力对大学和留学方案有自己的判断,大部分留学机构更多的是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后期服务上提供指导。留学客户基本不会依赖一个监管机构去判断留学中介的良莠。在中国,除了银行、保险、军工等特殊行业,需要监管和授权经营,普通行业的商业模式的监管方主要依赖市场监督。拿英国作为一个参考,留学移民[微博]等行业均有监管机构,如OISC, UCAS, ILPA等,但基本都是政府机构或者非商业NGO组织。所以,对国内‘留学监理’这样的商业监理机构,我认为它的可持续发展不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微博)(British Council)的工作人员Cathy He对记者表示,关于该“留学监理”,文化教育处了解不多,也没有从教育部门听说过监理网这个机构。但Cathy强调,专业的、高质量的留学中介,确实对学生和家长帮助很大。

(责任编辑:王栋)

相关新闻 >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珠海航展空中献技珠海航展空中献技
  • 太平洋上空日全食太平洋上空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