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不少北京人开始了一种新的时尚休闲方式——到天津听相声。现在工作压力颇大,我们平常难得一笑,一周紧张工作之后,周末去海河边,从心底大笑一场,抛开矜持,放下面具,彻底的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
《八扇屏》左边的在用“莽撞人”揶揄人。右侧黑长袍者为杨威,杨少华长子 摄影:夏宇飞
追溯原因,除了天津作为北方重要港口,汇聚四方文化的特点,从演出本身,还能看着出一些艺术本身的传承。当晚的演出,有个现象,那就是都是老人给新人捧。要说这捧哏的,是需要功底和经验的,哪该说,哪不该说,极讲分寸,没点积累是把握不了的。老演员的捧哏,对年轻演员的激励和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天津的相声,也在这传承中不断发展着。
相声名家尹笑声,老先生定力够棒 摄影:天津小冯
相声这种艺术要发展,不仅演员要传承,观众也要传承。刚才已经说了,如今一到周末,很多北京人都会自驾或坐城际列车去天津专门听相声,这其中占绝大多数的还都是年轻人,相声旺盛的生命力,在这里不言自明。而天津本地人对相声的痴迷那就不用说了,每个天津人心里,可以说都有一个相声腕儿,甚至有几段自己专属的相声,天津的年轻人很好的传承着嘴慢脑子快的特点,也完美的传承着有趣的天津话。群众的根基,对任何艺术的发展传承来说,都是核心要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