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0月25日电 据中评社报道 1992年10月底,海协、海基两会在香港举行会谈,并在会后书信往来,达成“ 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0年后,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的我们除应探求“九二共识”的真意,回顾“九二共识”的核心“一中原则”在过去20年中的发展深化,更应面对两岸和平发展新局,研讨“九二共识”对于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最终完成和平统一,有何启发。
纪欣
“九二共识”的真意
首先,要正确瞭解“九二共识”,就必须认清以下几点:
一、“九二共识”是两岸官方正式授权团体所达成的共识,代表的是两岸的共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两岸两会是1990年代初在两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民间交流衍生许多事务性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的背景下,由两岸官方授权成立的服务机构,他们所达成的共识自然是两岸当局的共识,决不应与政党共识混为一谈。
二、“九二共识”符合两岸各自政策,不容否认。1991年12月大陆海协会成立,被国务院明确要求“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成立于1990年11月的台湾海基会宗旨为“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该会成立后台湾当局颁布的《国家统一纲领》更指出:“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乃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完全符合当时两岸的既定政策,不容李登辉及之后的陈水扁否认。
三、“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即使台海两岸存在着因国共内战延续的两个政府,分别统治着中国部分土地,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从未分裂,两岸政府都主张中国只有一个,两岸同属中国。至于双方同意各自表述一中内涵,这是国民党将“九二共识”简化为“一中各表”的依据,不过,“各表”的前提是“一中”,无论怎么表,“一中”都不能被表成“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四、“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求同存异政治智慧的结晶。“九二共识”兼顾了两岸的立场,是当时背景下两岸最大的共识,正因为它体现了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的精随,使两会得以交往与商谈,为两会举行新加坡会谈及其后的协商谈判创造了条件,也成为2008年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