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09:16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上学故事
孩子太小推迟一年上学
今年8月,刘齐的儿子刚刚满7岁。刘齐的儿子刚满6岁时,已经顺利地从幼儿园毕业,家人都觉得孩子可以上学了。但是刘齐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当时感觉儿子比较小,又非常淘气,很多方面不能自理,希望孩子不要太早背负起学习的压力,因此,她想效仿国外的家长,让儿子晚一年上学,作为送他的礼物。对于孩子何时上学,她也与家人进行了一次大讨论。
家人觉得,孩子上学应该尽早,即便现在跟不上,等大一点后自然会跟得上学习。而且,现在学生竞争非常激烈,越往后孩子越多,压力会更大。家人都觉得早点上学没有坏处,“早一年,可能就是减少了好几万人的竞争”。
经过艰难的选择,全家人最终还是同意孩子7岁再上学。刘齐还很贴心地为儿子在家附近重新找了个幼儿园,希望孩子再快乐地玩一年。不过,自从决定不去上学后,她也有了新的烦恼。儿子的情绪很低落,特别是看见幼儿园同龄的孩子都去上学了,更是格外难过,总是问刘齐“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为什么我不去上学?”她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安抚孩子的心,告诉他原因。
7岁正式入学报名时,“我们这种情况好像还比较少,老师还反复问我为什么7岁了才带孩子来上学”,她不得不跟老师解释很多遍。不过,她的想法也得到了部分老师的赞同,老师也觉得大一点上学孩子更懂事。
刘齐说,孩子今年已经入学一个多月,是班里的大哥哥,其实同学间的年龄相差并不大。“成绩不是最主要的,我只是希望孩子快乐”。
□学校经验
小学男女生差距不明显
石景山区实验二小校长苑爱红表示,虽然专家呼吁孩子错龄上学,但实际上,更多的家长则是愿意让孩子早点上学。专家所说的男女生心智上的差异,在教学中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
苑爱红说,男女生的差异多是性格特点使然。女生性格文静含蓄,因此学习起来非常稳重,而男生则天生好动,处于活跃的状态。她说,在教学中,男女生在年龄上的差异其实并不太大,对老师来说,感觉他们更多的是互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