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09:16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对话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
建议采取弹性入学制
京华时报:你为什么会提出“男女生错龄上学”的想法?
吴必虎:主要是看到男生学习不如女生。现在大中小学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有人解释说男生上了高中就可以赶上来,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大学里女生数量都多于男生,高考的女状元也越来越多,并且不仅局限于文科,很多理科状元也都是女生。
统一入学年龄是计划经济的结果和产物,《教育法》只规定了强制入学的年龄,却没有考虑到心智发育的参差不齐。其实,每个孩子的智力发掘情况、情感成熟度都有差异,统一年龄入学缺乏区分度。
我认为,应该实施弹性入学,现在不少家长也认为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京华时报:在你的学生中,女生压制男生的情况严重吗?
吴必虎:北大的研究生推荐需要参考的是本科期间三到四年的平均成绩,高分段的女生明显比男生多出很多。有人说这是高考制度的问题,但我认为不是。我们学院的面试委员会七个教授同时面试,录取的20多人中,大部分都是女生,仅有3名男生。在面试现场,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考核,女生都表现得伶牙俐齿,条理清晰,各方面都很优秀,相反男生明显不行,一天下来找不出几个看得过去的。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好多年。
我的学生里,有一两个男生,因为从小被女生压制,再加上父母的教育,变得软绵绵的,没有阳刚之气,虽然智力好,但是果敢不足,阳刚不足,这样的奶油小生太多了,将来找对象都困难。
京华时报:那你觉得“错龄上学”能够解决这类“男生危机”吗?
吴必虎:解决不了实质的问题,但是有一定帮助。一般来说,女生心智的发育会比男生早两年左右,如果男生晚两年上学,可以使得同班的孩子之间男女生智商发育差不多,对男生的心理更有帮助。否则,他们只能在整个学生生涯中不断体会到挫败感,没有阳刚之气。我的学生当中,不少女生也觉得没意思,和我说“老师您能招几个男生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