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09:04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中国拥有丰富的侨务资源。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面向华侨华人的招商引资,为中国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进入21世纪,围绕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的智力资源,将为推动中国转变发展模式提供强大的助力。
全国上下总动员
近年来,中国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引进侨知”、“发挥侨智”,围绕这些行动,不断推出新举措、新方法。
在国家层面,中国制定了“千人计划”,提出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大约2000名高端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目前,该计划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与此同时,中国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计划”。
政府层面之外,各企业也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用更加灵活的机制打造发挥侨智的绝佳平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让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以技术入股,由奇瑞出资成立集技术开发、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合资公司”的方式。从事印刷业的温州华侨企业家翁银巧三访美国,用诚意邀请华人技术专家陶烃博士加盟,在获得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形成“引进加本土培养”的人才模式。
创新载体促发展
在“引知回国”如火如荼进行之际,中国不断创新载体,为凝聚侨智提供有力抓手,“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机构吸纳了逾百名海外华人专家,并定期举行年会,探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经验方法,搭建与侨商企业家合作的平台。迄今为止,特聘专家委员会已向中央提交50多篇建议,并在决策中提供了参考。此外,北京、山西、江西、福建等地也陆续成立了省级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各类展会也大力促进了华侨华人的科技共享。由中国侨联主办的“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发挥了新侨的独特作用,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海外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也在引进海外华侨华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方面成效显著。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社团也可以成为引进侨智的“联络站”。1992年在纽约成立的中国旅美科协就鼓励会员回国创业,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的李彦宏和回国建立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邓中翰都是其成员。这类社团具有明显的“智力、资金、技术储备库”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