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单福伦:奇石上的舞者

2012年10月11日16:47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与奇石结缘心随石动穿越岁月的长河,我们不得不回望单福伦与石头的那些往事,无关于其它,只是想回放一下这位名家是如何踏上与心随石动之路的。单福伦,这个早在十五年前就和石头结缘的奇石收藏家,有着长长的复杂却简单的经历,可以说分为两个部分:没有石头的日子与有石头的日子。
 
1957年2月14日,单福伦出生。在那个特殊而又敏感的年代里,他一路磕磕绊绊至高中毕业。1972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75年5月,与众多城市青年一样,他上山下乡当上了知青,其中的艰辛曲折,各种滋味是常人所无法揣测的。
 
1979年2月,因考试招工,单福伦成绩突出被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被汉中地委特给予记功奖励。在工作期间的种种认真与努力终于让他“拨开云雾见天日”,他的先进事迹被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等报纸宣传报道,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长长的篇幅描述下,与那个时代的人相比,未见任何差异,平平淡淡,艰辛与荣誉共存,在单福伦前半生记忆里,没有石头,然而就在1996年,他与奇石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历史便步入到单福伦的石头岁月里。自1996年开始单福伦的心便跟着石头动了,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他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遍访名家,只为找寻心仪的石头。以下便是单福伦与石头共舞的日子。
 
1999年他成为四川省根雕奇石协会会员,所藏奇石作品多次荣获省级与国际级金、银、铜奖项,2008年所藏精品石被编入《四川根雕奇石集萃》出版;2009年10月他的业绩载入《辉煌60年—共和国杰出贡献人物》大型史册出版,并授予“辉煌60年共和国杰出贡献人物”;2010年单福伦的业绩被载入《和谐中华—海内外杰出英才成就博览》大型文献。
 
似乎是弥补他前半生没有和石头结缘一样,单福伦后半生就将他的时间和精力乃至青春奉献给了奇石。15年来单福伦遨游于石的艺术空间,感受石头给他带来的激情、力量以及魅力,甘之如饴。
 
是的奇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已成为单福伦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与许多奇石收藏者不同的是,单福伦对收藏奇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每块奇石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小的自然世界的载体”。
 
单福伦讲“将奇石摆放在眼前,欣赏它独特的美,人也就相应地走进了大自然、享受着大自然。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又选择了赏石,赋予石头新的生命体,让其与人类相伴达到与石共舞、与石和谐的境界。”
 
与奇石共舞  与石同语
 
15年来单福伦阅石无数,对于他来说,石头的魅力不容小觑。众多奇石中提及嘉陵江彩石,单福伦双眼顿时放出了光芒,与此同时他的神情也变得恭敬许多:“是西部大开发给了嘉陵江彩石得以重见天日的机会”。
 
当时嘉陵江上采沙忙、掏金热,各种大型机械的运用,使得远古的河床露了出来。在高压水龙头冲刷下,大量的嘉陵江彩石像仙女般一个个浮出水面,降临人间,追溯着亿万年来的记忆,诉说着时代变迁的经历。最为难得的是,不同的地质结构产生出不同的河床地貌,而河床下面还呈现出瀑布景观。“石中有水,水中有石;人年石景,水扰石动,真令人唏嘘不止,感慨造化的神奇”,单福伦讲到。
 
言谈之中,举手投足之间,单福伦的恭敬来源于何处显而易见,那其实是他对亿万年历史的尊重。亿万看的奇石进化史,厚重的历史感能不沉甸甸吗?嘉陵江畔淘金忙,可对真正懂得艺术、历史的人来说,这些石头才是真正的宝贝!单福伦便是真正懂得艺术之人,他嗜石如宝贝,收藏奇石的业绩便是无法推翻的事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认为一堆石头仅仅是石头而已,它无关风月,无关金钱;可有的人将奇石当作一个新的生命体,将它视为可以与任何东西对话的神圣之物,他便是单福伦。在他看来,奇石是原生态艺术,绘画、书法等艺术可以从欣赏奇石来获取灵感,进而走进大自然、深入生活。大自然的景观也表现在奇石画面上,谓之淋漓尽致、移景嫁木,这毫不过分,甚至可以说,大自然的景观与奇石之间的对话可以达到艺术相映、美学相通的意境。
 
与石头相处久了,单福伦居然从中悟出了一套为人处世的“石头哲学”。“从远古先民石之实用,到如今石之欣赏登上高雅之堂,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提到这里,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丝严肃。“人间赏石热,天上神仙敬美谈‘此物乃精灵,宇宙精华生’,恰身石相许,似宇宙漫游,使理念达到提高,身心得以升华。多点‘石想’、少点‘杂念’”,顿了一下,单福伦继续说道,“石的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石为镜,可以明德、益智、洁身,追寻远古,放飞未来。”
 
与石头“共舞”这么多年石头其中的奥妙不胜数,单福伦心中有数。然而对石头的感悟多了,单福伦摸索出自己的一套门路。于是,他写了一首《赏石者》小诗:“赞奇石之魅力,赏四季之美景;练身体之精骨,探赏石之文化;结石缘之朋友;做科普之行者”,藉此与所有赏石者共勉!
 
 
 
(责任编辑:安鑫)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