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莫让叙利亚滑向全面内战

黄培昭 

2012年05月28日09:54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叙利亚新一届人民议会24日举行首次全体会议。这场有进步意义的会议,遮盖不了难解的乱局,更难掩震耳的爆炸。就在一天后的25日夜间,叙中部霍姆斯省胡拉镇发生92人被杀害的惨剧,其中至少32人为儿童。有报道称,是恐怖组织制造了这起事件。

同在2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安理会提交报告称,有迹象表明恐怖组织可能在叙利亚活动,制造爆炸事件。“爆炸事件的复杂性和规模具有高度专业性,很可能显示其背后有恐怖主义团体的参与。”

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赴叙以来,叙国内流血冲突虽有所减缓,但枪炮声仍每天响起。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如麻乱局之中,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势力趁机“发力”,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成为有可能将叙推向全面内战的“害群之马”。

由于管控严格,打压强力,伊拉克境内“基地”组织继续施展拳脚余地已经不大,移师叙利亚成为他们的选择。近日宣称对叙多起爆炸案负责的“胜利阵线”,据说就与伊拉克“基地”组织关系密切。

同时,盘踞在也门的“基地”组织,因受到政府联手美国合力追剿,在阿拉伯半岛回旋空间不断受到压缩。于是,向叙汇合、靠扰,开辟西线新战场,遂成也门“基地”组织正在调整中的新战略。

叙不断加剧的冲突,撕裂了国内政治生态,也给各类恐怖分子介入提供了土壤和环境。“基地”等恐怖组织日益猖獗,意味着叙局势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此种情形之下,潘基文对叙可能爆发全面内战表示“极度担忧”。有中东媒体指出,持续不断的爆炸和袭击,使叙正在一点点演化成另一个“伊拉克”。

伊拉克在经历了美国发动的战争后,长期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自杀袭击司空见惯,恐怖爆炸层出不穷。直至今日,伊拉克乱象丛生的局面仍未彻底改观。即便是叙反对派,也表示不希望叙沦为第二个伊拉克。

鉴于叙利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敏感性,一旦其不幸爆发全面内战,其残忍性、危害性和波及面,都将远远超过伊拉克,并将给中东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可怕后果。

在中东,叙利亚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特殊战略地位。在“基地”等恐怖组织、反对派武装力量等与政府军长期对峙和武力交锋下,叙动荡局势的外溢效应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叙利亚难民源源不断地迁徙到土耳其、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国,给当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带来影响,就是这一外溢效应的表现。

叙国内局势异常复杂敏感。顽疾虽难短日治根,但减缓病症、防止扩散却仍有方子,尤其要防止病上加病。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马尔格洛夫日前指出,在应对叙利亚危机症结上,西方国家“不能用斧子砍,而需要以钳子解”。此话颇为形象而富有道理。

在叙利亚问题上,各国应力促叙政府和反对派真正落实安南的六点建议,用对话的“钳子”逐步解开分歧,达成共识,而不要给恐怖组织等从中作梗留下空间,不要使叙滑向全面内战甚至沦为第二个伊拉克。避免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应是全世界的共同心愿。

(作者为本报中东中心分社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