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多想想让人如何爱旅游

张广瑞 

2012年05月19日10:48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中国旅游日”这个被圈定的日子,虽然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主要是针对普通大众的,它与“爱眼日”、“爱牙日”、“高血压日”等有共性,也有一定的区别。实际上,从设立这个“日”的酝酿到确定的过程中,社会上对它就有着许多不同的期待,时至今日,恐怕仍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公民旅游意识,因为到现在,大众旅游已经成为主流,满足百姓的旅游需求是政府的责任,通过“旅游日”的各种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支持旅游、推动旅游的良好氛围。而作为地方旅游部门或旅游相关行业,考虑更多的是营销宣传,鼓励大家去旅游,去花钱。但普通百姓想的最好是放假,多一个玩的日子,否则即使有诸多“优惠”,也只是“看起来很美丽”的传说。恐怕还有人把它当作“缅怀徐霞客日”,希望给这个“日”有更多的功能。如此看来,对这个日子的期待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实际上,中国旅游日和许多其它“日”一样,更多的是理念的传播,提高社会对旅游和旅游发展的正确认识,绝不可太功利化,把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目的直白地说成是“拉动内需”,把重点放到在这一天“做好事”上,只让大家“高兴一天”。笔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景区涨价问题再度做出强烈反应,各类文章见诸媒体。这些年的实践揭示了这样一种尴尬:一方面,具有明显官方背景的景区是强势一方,“充分、合适”的理由总是可以找得到的,涨价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普通民众虽然有一百个不愿意,可通过博客发泄冲冠的怒气,但最后只能忍痛买路,因为旅游消费需求被刺激起来,欲罢不能。在这个博弈中,普通百姓难得有什么优势可发挥,顶多是自己放弃选择。因为在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些人的放弃是不会影响大局的,这一点强势一方非常清楚。如此说来,如果“公益惠民”仅仅体现在“中国旅游日”这一天,“降价”、“笑脸”只在这一天出现,而这一天又不是假期,大多数人不能享受,那么这个“健康生活,欢乐旅游”的主题又如何可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呢?

“中国旅游日”这一天,无论是政府、行业还是百姓,都要认真思考一下旅游这件事,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使自己、使别人、使整个社会真正能够“爱”旅游,“乐”旅游,而不是局限在这一天。实际上是,一天“旅游日”,收益是一年。果真如此,那才是设立这个“中国旅游日”的意义所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5月19日   第 07 版)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