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痴行书海终无疆【3】

——记定远县无臂书法家赵靖

2012年05月21日14:32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栉风沐雨结伴行

赵靖的命运虽然坎坷,但上天却恩赐给了他一桩美好姻缘。也正是有了妻子无私的呵护帮助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让赵靖艺术乃至生命之路充满了希望与阳光,更让赵靖鼓足了勇气去开创更加美好的艺术人生。

1995年,初中毕业的乡下姑娘张莲经人介绍走入了赵靖的生活。在此之前张莲对赵靖的事迹已有所耳闻,内心也充满了好奇。第一次约见赵靖回到家后,张莲的父母坚决反对,自己的女儿模样秀丽,身体健康,为何要找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可心地善良、性格倔强的张莲早已被赵靖自强不息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打动,冲破重重阻力,甚至不惜与父母断绝来往走到了赵靖身边。直到结婚8年后,她才第一次带着赵靖回到娘家。 在赵靖人生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刻,张莲来到了自己身边,成为赵靖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人。两人形影不离。赵靖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都需要人照顾,为此结婚后张莲就再也没上过班。 张莲的全身心付出赢来了赵靖书法的突飞猛进,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滁州市三八妇女红旗手,2004年,她又参加了滁州市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被评为杰出女性。如今,在赵靖的熏陶下张莲也练出了一手好字,她依旧每天骑着车带着赵靖奔波于家和书画培训中心之间,默默的用心营造温暖的家,默默的用心支持赵靖的事业发展。

心存大义终无悔

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的赵靖,始终抱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朴实思想,努力用行动感恩于社会,积极为家乡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奉献。“你的人生虽然经历了苦难,但社会给了你无微不至的关怀,你苦习书艺终有所成,一定要为家乡服务,这是一种责任。”已故著名书法家穆孝天曾对赵靖谆谆教诲,赵靖已将其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奋斗目标。

1998年,书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的赵靖,希望回报社会,于是创办了“赵靖书画艺术中心”,开始了“赵靖特色”的书法教学及普及工作。开始的几年,他的辅导都是无偿的,不仅教孩子写字不收学费,他还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机关、学校为各界群众义务写春联3万余幅,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好评。他还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先后为各种困难群体捐款1万元。“我在绝望时,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帮助了我,我不会忘记。”赵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社会。

十几年来“中心”培养青少年书画人才近3000名。有300多名学员的书画作品在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荣获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近60人的名字被青少年书画典籍收录。他的学生郑玲玲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沈玲、徐晶晶等一批学生先后毕业从事艺术类职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深深宽慰着赵靖夫妇的心,这是对他们潜心书法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回报。 今天的赵靖已然事业有成,但他却始终没有停下探索书法艺术高峰的脚步,仍静静的笔耕与尺牍之间,痴心于已将生命融入的书法艺术之中,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及将军书法作品陈列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还专门为赵靖写了“无臂书法家书法展”的题字。赵靖一直想让自己多年来收集珍藏的包括魏巍、李铎、向守志等200多位将军的题字作为珍贵资料陈列于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名人、大家的作品,让将军墨宝在定远大地生根放彩。谈到未来,赵靖露出了朴实的笑容,透出他坚韧的性格,坚毅的品性,执着的追求。我们相信,赵靖的艺术人生一定会在书法这个博大精深的殿堂里绽放异彩。(魏勤英 汪长园)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