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中国首位女飞行员李霞卿:与胡蝶周璇并称七姐妹【2】

2012年04月13日15:59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第一次飞天

  1933年,李霞卿报名参加日内瓦科因特林国际机场进行的试飞。当她乘坐那架“摇摇晃晃”的作为一战剩余物资的双翼机──有可能是当地飞行员弗朗西斯·杜拉弗拥有的一架法国高德隆飞机──第一次飞上天空时,李霞卿还对自己的决定是否明智存有疑虑。但是,她抵制不住那种诱惑,很快再一次飞上了蓝天,这一次,她乘坐的是一架性能要好得多的虎蛾双翼机。翱翔在蓝天之上,李霞卿俯望下去,她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震撼了。阿尔卑斯山连绵的山峰上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最高峰勃朗峰是那样壮丽巍峨。远望去,日内瓦湖就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熠熠生辉。

  这一经历令人难忘,李霞卿突然意识到,她已经找到了她这一生要追求的事业。她要成为一位飞行家,回到祖国,唤起同胞对航空事业的关注。

  1934年春,这位飞行教练眼中“来自东方的美人”第一次单飞。之后,她对飞行的热情与日俱增,而且矢志不渝。天气恶劣无法飞行时,哪怕只来到机场,与心爱的飞机相伴,她也感到无比的满足。当天空阴霾散去,终于可以驾机翱翔蓝天时,那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是无以言表的。

  李霞卿非常喜欢飞行带给她的那种血脉贲张、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那种感觉。

  李霞卿喜欢夜间飞行,特别是在夜晚飞过巴黎上空,在夜色的衬托下,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像黑天鹅绒上的一块钻石,熠熠生辉,那闪耀着灯火的凯旋门,在夜色下显得如此璀璨迷人。

  然而,李霞卿选择飞行的决定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据说,当初她报考日内瓦科因特林飞行学校时,一位考官曾问她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女飞行员。

  “漂亮的女士,你如此美貌,为什么选择飞行?”考官问到。

  李霞卿答道:“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飞行是男人的事,似乎与女人无缘,我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

  考官接着问道:“据说在你们的国家,女人的脚都是残疾变形的?”

  李霞卿坚定地答道:“我来到这里,就是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而且能在天上飞。”

  1934年8月6日,李霞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飞行和理论考试,拿到了瑞士航空俱乐部颁发的飞行执照,成为世界上在日内瓦拿到飞行执照的第一位女性,而在整个瑞士拿到飞行执照的女性当时也不过10人。在中国航空界,李霞卿也是在瑞士取得飞行执照的第一人。从那以后,欧洲成了李霞卿的飞行训练基地。从日内瓦到维也纳,到伦敦,或到巴黎,每到一处,她都是那样引人注目,只见她优雅地步出驾驶舱,一身白色的飞行套装和高跟鞋显得她是那样地整洁素净,就好像刚从美容院出来一样。

  当欧洲人正在为这位来自“东方的美人”而津津乐道时,李霞卿决定去深造,报名投考当时世界上一流的航空学校———美国加州奥克兰的波音航空学校,这所学校从不招收女学员,李霞卿是破格被这所飞行学校录取的,除了优异的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她的精诚所至,1935年1月,李霞卿正式成为这所飞行名校的一员。

  第一次跳伞

  1935年5月15日,李霞卿与格雷格一同登上了飞机,准备在旧金山湾上空进行飞行特技训练。飞机起飞后在旧金山湾约2200英尺的高空飞行,这时教练格雷格示意李霞卿他准备开始横滚练习。随后,教练猛地一拉驾驶杆,机头昂然而起,向后扣去。这时,格雷格无意中望了一下后视镜,他被镜中的景象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李霞卿的半个身体悬在座舱外,她的手在奋力地抓着机身。随后让教练更惊恐的是,他看着李霞卿完全掉出了座舱。她的安全带断了!格雷格只瞟到了一眼李霞卿脚上穿的锃亮的飞行鞋,然后就不见了她的踪影。

  在李霞卿座椅皮带断裂的那一刻,她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吓呆了,但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她一下子镇定了下来。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在急速下降过程中,她的手向背后抓去,克服着强大气流的冲击,拼尽了最后的力气,猛地拉动降落伞的伞锁。她甚至在那一刻还想起了降落伞公司在广告免责条款中的一句冷笑话:“如果降落伞不能正常打开,本公司承诺退款。”不过,打开降落伞后,李霞卿开始意识到这次降落不是在陆地而是在海面上,因此降落难度要大得多。

  幸运的是,李霞卿坠入大海后挣脱了降落伞的绳索,降落伞被滚滚的海浪冲到了岸边,驻扎在旧金山湾以东阿拉米达县的美国海军预备队某基地的一位飞行员发现了这顶被海水浸泡得胀鼓鼓的降落伞。之后,海军预备队派出了一架洛宁型水陆两用飞机和两名飞行员前往救援。

  而就在此时,李霞卿在海面上奋力挣扎。坠入大海时,强风把她的降落伞吹到了一边,她庆幸自己没有被索具缠住,但是,她发现全皮的飞行服入水后变得笨重不堪。这套飞行服安有五处拉链,想在海里把它脱掉是不可能的。在海里,李霞卿镇定自若,脚下不停地踩着水,不过,冰冷的海水让她意识到危险正在临近。虽然她的游泳技术好,但是她落水的位置距岸边还有半英里多的距离,而且湿重的飞行服也束缚了她的手脚。她甚至连教练格雷格就近扔下来的救生设备都没法够着。

  她无计可施,只能尽力浮在海面上。为保持体温,她把双脚放在降落伞的垫子上,尽可能地抬离海面。她头朝上,身体后仰,双手不停地划水,以节省体力。她没有一丝惊慌,而是静静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救援人员很快来到了出事地点。就在李霞卿被冻得牙齿打战时,她听到了海军预备队水陆两用飞机驶近的声音。不一会儿,飞机在她头顶盘旋,准备在海上着陆。好事多磨。那位飞行员可能是因为发现了李霞卿而高兴得过了头,不知怎么就把飞机的起落架卡着了,浮筒无法放下来。飞机只好飞回基地,剩下李霞卿继续泡在冰冷的海水里,她开始感到绝望。

  在冰冷的海水里,她无法自由地活动四肢,刺骨的海水不断地往她的鼻子、眼睛和耳朵里面灌,她的意志开始松懈。她意识到自己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由于在海水中浸泡了一段时间,她的四肢开始麻木,体力感到不支。不过,李霞卿还是准备作最后的一搏。

  天知道过了多久,第二架洛宁水陆两用飞机离开基地,朝李霞卿所在的地点飞来。这一次,飞行员顺利地放下了浮筒,浮筒坠落在李霞卿旁边的海面上,溅起了一阵浪花。此时李霞卿已经四肢麻木,彻骨的寒冷沁入全身。但是在救援人员展开救援时,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奋力抓住了浮筒。她紧紧抓住浮筒,直到海军预备队员将她拖到里面去。当救援人员把李霞卿救上来时,他们都被眼前这位湿淋淋的美人鱼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坠入大海的飞行员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女人。更让他们吃惊不已的是,这位浑身湿透的幸存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两件让她感到遗憾的事,一是她觉得有点冷,二是她的一只鞋丢了。

  美国海军预备队救援人员载着李霞卿飞回了基地。虽然身体用毯子包裹着,但是她依然灿烂地笑着。

  1935年11月5日这一天,她以全优的成绩成为美国波音航空学校毕业的第一位女学员。

(责任编辑:李理、知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