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为什么亏钱的总是我” 三大理财误区需远离 【2】

2012年03月15日16:11    来源:《西安晚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误区2

  把保险当投资上错“花轿”

  案例:

  重投资轻保障,仅仅为了保险的投资功能而投保,却忽视了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财务保驾护航,部分市民投保时存在这样的误区。保险其本质功能是保障,化解未知风险是其主要功能,为了获取收益去投保,很大程度上是“上错花轿嫁错郎”。

  “这款保险的分红怎么才144.20元呢?”建筑师余先生对保险可不在行。前年,余先生在银行理财专柜签下了一份年缴费1万元的分红险保单,宣传资料上五大特色的前三项令他记忆犹新,“固定回报”、“年年分红”、“复利累计”。“当时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往年收益率汇总表,几乎都在4%以上,我想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赔稳赚还能有保障,怎么去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看来保险还真是不靠谱。”

  和余先生有着相同抱怨的人不在少数,如此看重保险的分红功能、分红多少的投保人其实陷入了保险的一大误区——把保险当投资。容易让投保人产生这种理解偏差的是新型的人寿保险产品,包括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这几类产品在寿险保障功能之外,还会给投保人带来一定的获利预期,但投保人不应颠倒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假如仅仅为了投资而投保这些产品,我们会发现这些产品的表现将无法满足预期,甚至让人很失望。

  对策:

  理财师李健表示,保险和投资不能混为一谈,在考虑是否投保时,我们应该先看重保障功能本身,其次再对投资部分予以关心。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保费一般比较昂贵,对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在金融环境动荡时,更可能出现保费断供的危机,而相同保费下,如果选择消费型即保费不返还的产品,保障金额会更高,保障也能更到位。当然,如果你已经对分红、投连及万能产品的功能认识清楚,找到了保障与投资之间的平衡点,并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性来为自己所用,相信产品最终会令你达到满意的保险和理财目的。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