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9日09:52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城市“肚量”有限
未雨绸缪应对挑战
■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
■需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特别是容纳就业、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
——《通知》对城市发展承载能力已有充分考虑,各地细化方案将根据自身情况差异化制定。
户籍改革虽然取得重大突破,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城市资源承载力。
本世纪初,在曾经进行试点的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由于城市承载能力达不到,几年内相继被叫停。
一般来讲,城市公共资源,按照原有的人口容量进行设置。陆杰华表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有公共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逐渐增长的需求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对于目前不能解决的大城市的户籍问题,对于外来人口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也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城市的平均水平,提高对流动人口服务的管理。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51.3%,表明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要求在更高层面和以更大强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
陆杰华提醒地方决策者应注意到:中国的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中小城市的投入明显不足,如果不能解决投资取向的问题,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的状况并不能得到改善,户籍所附带的社会福利属性也无法根除。
专家还表示,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速,面对各种挑战,各地应未雨绸缪,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改革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尹晓宇 张意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2月29日 第 05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