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苏越,从作曲家到诈骗犯

2012年01月05日15:17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2011年11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庭,56岁的苏越站在被告席上。这个乐坛奇才曾创作了《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培养了大批歌手,也曾掌管着十几个文化公司。而今,他身着橘红色号服,脚蹬黑色布鞋,显得苍老而疲惫。

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苏越在任无锡太湖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期间,虚构公司具有承接北京奥运会巡回演出活动的资格,伪造了多份虚假演出合同,以投资迎奥运巡演可以获取利润回报、筹措迎奥运巡演资金等为由,先后以公司的名义与两家单位、一名个人签订多份《投资合作协议书》,合计骗取5746万余元。苏越将这些钱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及经营。其间,他归还了2902万余元,还有2840余万元尚未归还。

 当听到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时,苏越双腿颤抖了。从2010年3月被刑事拘留起,他或许已经预想过并不美好的未来,但这两个字让他始料未及:无期。

很快,他的爱人安雯在微博上表明心迹:“如果最后不能改变任何,我宁愿与他一起死去,也不愿看着他在里面埋没才华,耗尽生命。我愿用我们两个人的死,偿还他所欠下的债。”

第三个理想前,他倒下了

苏越1955年生于北京,3岁时耳膜穿孔,童年饱历苦难。他曾当过农民、卖过红薯、进过福利工厂,考过各种文艺团体。1978年,中学就开始拉小提琴的苏越考进总政歌舞团担任演奏员,并开始音乐创作。

上世纪80年代,苏越创作的《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热血颂》等歌曲被广为传唱,一股“西北风”吹遍了华人世界。1987年,苏越在最红的时候急流勇退,东渡日本学习电子音乐和音乐文化产业化经验。1991年回国后,他成为内地推行歌手签约制的第一人,“现在所有的唱片公司都有企宣和经纪人,这跟我当时的努力奔走是有关的。”苏越曾签下或代理过的歌手有白雪、戴娆、李慧珍、酒井法子、高枫、谢东、黄格选等,有“乐坛伯乐”之称。

苏越曾说,自己一生有三个理想,“第一是作曲,写一首全世界华人都会唱的歌;第二是去日本学习,带回一套完整的培养演员的制度;第三是走产业化的道路,树立一个核心的文化价值。”前两个理想,他实现了;但在第三个理想前,他倒下了。

1995 年年底,苏越开始经商,陆续开办了10 家公司。2003 年,无锡太湖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后,他先后投资制作了《武林外传》、《大人物》等影视剧。

在影视投资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有几个叫得响的项目并不足以成为护身符。“2006 年,我们准备扩大规模,希望早点上市。但没想到,电视台拖着欠款,大量片子被退,被占压的资金近一个亿,公司出现巨额亏损。”苏越选择了隐瞒,“我因为面子和虚荣心,不愿意让股东知道公司有大量的亏损,就开始扩大投资伙伴的数量。”新加入的短期投资者要求回报快,提出过分的利息要求,苏越答应了,紧接着股东的信托也到期了。“最后我们只能铤而走险,把一些做过的项目和想做却没有做的编成计划项目,找一些社会游资,包括高利贷。

案发后,法院查苏越公司及个人的银行账户,结果显示多数账户余额都为零,仅5个账户有存款,总计4000余元;他名下唯一的房产已被6家单位查封。

或许正像圈内人所说的,苏越更适合做个音乐人,而不是生意人。歌手黄格选一度把苏越当做自己唯一的“靠山”,“当年,我在北京举目无亲,他对我非常照顾。那时,他虽然有自己的公司,签了不少艺人,但生活俭朴,很少下馆子,穿衣打扮也很简单,招待朋友却都是好吃好喝,从不吝啬。”

但苏越的弱点也非常明显。他这种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补出个大窟窿的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著名乐评人王小峰撰文回忆了苏越上世纪90年代执掌北京影音的一些旧事:“当时北京影音经营不善,为了能经营下去,苏越从银行贷款,最后贷款还不上,虽说只有100万,但却是致命的,只好倒闭。”

苏越既不懂市场也不会算账。当年黄格选的专辑卖了22万多盒,谢东的首张专辑也卖了20多万盒,而当时专辑的制作费用相当低廉,明星的出场费又已经风生水起,在唱片业普遍比较繁荣的情况下,苏越的公司却倒下了。

而这一次,倒下的不仅仅是公司,还有苏越自己。

 

(责任编辑:陈兴来)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