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美欲用剩余军火拉拢中亚借机打楔子 俄高度警惕 【3】

2012年01月04日14:19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俄军事专家舒雷金表示,美国刻意发展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关系,不仅会威胁到俄罗斯,也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因为乌兹别克斯坦毗邻中俄两国的腹地,尤其是该国境内号称“中亚粮仓棉田”的费尔干纳盆地长期存在“三股势力”,一旦有合适“气候”便会风生水起,进而影响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甚至仅一山之隔的中国新疆喀什和克孜勒苏,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美国势力介入将不可避免引起地区矛盾与纷乱。

  乌兹别克斯坦分析家巴拉莫诺夫则认为,卡里莫夫总统只想拉美国作为强援,以增大其在各项事务上与中俄讨价还价的筹码,并非替美国“当枪使”。他很清楚,“美国很远,中俄很近”。此外,美国在2005年“安集延事件”后对乌国进行的严厉制裁,令卡里莫夫怀有很深的愤懑和警惕。

  而美国政府也在竭力撇清“军事渗透”的嫌疑。美国负责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布雷扎之前多次表示,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主要基于“国际反恐战争的考虑”,美国不可能在乌境内保持有军事基地。美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新闻官斯蒂芬也表示:“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军事基地不在我们计划之内。我们对乌政府没有提出任何相关要求。”

  俄地缘政治研究院研究员伊瓦绍夫认为,乌兹别克斯坦乐意充当驻阿美军的“北桥”,可看成是美国推进中亚地缘战略的最重要进展。对美国来说,军事前站延伸至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军事和政治胜利。当前南亚紧张局势以及巴基斯坦军事补给通道出现的现实困难,更给了美国足够的政治理由:一方面要求俄罗斯进一步开放“北部空中走廊”,另一方面随时可以用“建立军事补给中转站”的名义进入乌兹别克斯坦,这样就能构建起包围俄罗斯“欧亚战略弧”的基础。

  延伸阅读

  撤离大甩货 有人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美军“撤离大甩货”大戏已经在伊拉克上演多时,伊拉克政府乃至民间都赚得盆满钵满。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披露,驻伊拉克美军至少已经将1.8万吨废旧物资,以100万美元低价卖给了伊拉克人,而美军在撤离伊拉克的过程中又把100多万件军事设备抛售给伊拉克政府军,假如按照伊拉克新军每个战斗旅平均使用24万件不同装备计算,这些“廉价蛋糕”足够伊拉克政府组建起4个清一色的“美械旅”。

  至于伊拉克民间,围绕美军撤离形成了巨大的“旧货产业链”,一些商人放弃了自己从前的营生,兜售美军留下的“破烂”,甚至连招牌上都写着“我们有你们想要的一切”。尽管伊拉克宗教人士抨击民众使用占领军物品的行为亵渎灵魂,但似乎并没有影响伊拉克平民对这些“破烂”的兴趣。

  而且,盯上美军这些“二手货”的,不光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战乱国家,一些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也步其后尘。据希腊国防部透露,其正考虑接受美军免费赠送的400辆M1A1主战坦克,这批坦克都属于美军的剩余物资。他们唯一的开支是要支付1100万美元的海运费用。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