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創投

從“晚兩小時關門”看銀行業服務水平

2012年11月27日09:40    來源:《京華時報》    倪金節    字號:

銀行服務水平不高一直是廣大儲戶十分關注的話題,更是屢被客戶抱怨和投訴。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近日建議銀行對私服務時間延長2小時,讓民眾可在下班后到銀行處理個人金融業務。消息一出再度引發熱議。

確實,目前銀行過早下班,對於工作忙碌、閑暇稀少的客戶群而言,是一件十分不方便的事情。目前,民眾金融服務意識在經歷了近二十多年的快速普及之后,顯然已經超越了過往的被動接受狀態,不可能像以前一樣,銀行提供什麼服務,儲戶隻能被動接受。

正是儲戶金融素養在提升,而銀行服務水准卻未能同步提高,二者的不協調就造成了儲戶對銀行服務水平的不滿。根據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不久前向發改委、央行和銀監局提交的改善銀行服務水平的建議,“服務收費、網點布局與設施設備、服務態度、產品銷售以及銀行卡”等幾大方面,是目前儲戶滿意度最低的部分,也是各類意見和投訴最多的。而諸如銀行排隊時間過長、沒有配備廁所難“方便”等問題,更是早已經成為銀行服務的“老大難”問題,久久沒有得到解決。

實際上,不管是延長銀行營業時間,還是銀行配備廁所這樣的服務,都在短期內具備操作性。關鍵在於銀行要逐步提升現代服務業的高品質服務意識,轉換過往的“銀行大佬”舊思維。

服務水平是銀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但是,提升服務水平在當前的語境下,切不可完全寄希望於銀行的主動改進,而應更多地從外在約束力方面著手推進。看起來,中國銀行業服務網點已經遍布街頭巷尾,銀行的服務水准較十年前亦有明顯提升,但是在銀行行業性壟斷依然根深蒂固的情況下,銀行尚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主體。正是銀行同業之間的競爭不夠充分,個性化服務幾乎是奢談。

顯然,在目前銀行依然處於“賣方市場”的局面下,監管部門更應有所作為。“外力”激發是銀行服務水准提升的首要因素,同時應進一步加強銀行業的市場化水平,徹底打消銀行的公共部門特征。現在,股份制銀行已經市場化水平較高,服務水准也相對較好,但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體的部分,服務效率提升空間則更大。畢竟,四大國有銀行佔據了中國銀行系統的半壁江山。

提升銀行業整體競爭程度,可以通過民間資本涉足銀行業經營作為第一步。今年上半年開啟的溫州金融改革,其中有涉及到小貸公司轉型為村鎮銀行的內容,可謂銀行業市場准入開始破題的第一步。接下來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銀行競爭力。不管是從學理上,還是國際經驗來看,銀行業的充分競爭是提升服務水平的最重要法寶。就此而言,銀監會官員倡議的延長對私營業時間,可以作為接下來進一步優化銀行服務質量的“探路”政策。亟待相關監管部門盡快出台細化政策貫徹執行。

(責任編輯:姚麗娜)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英國遭暴風雨襲擊英國遭暴風雨襲擊
  • 殲-15完美演繹殲-15完美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