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創投

証監會拔刀整肅股托 IPO后業績變臉保薦人將受處

2012年11月27日08:21    來源:《長沙晚報》        字號:

近日有消息稱,針對被市場各方詬病已久的IPO發行違規問題,中國証監會將加大處罰力度,尤其是上市公司在IPO之后如果業績很快變臉,上市公司高管難辭其咎,而公司上市的保薦代表人和保薦機構也將受到處罰。

記者注意到,在最近一個多月之內,証監會已經拿多家違規的上市公司以及保薦人、保薦機構開刀,開出的罰單數明顯超過以往。

最為典型的是百隆東方,公司於今年5月發行募資20.4億元,發行費用達6210.84萬元,發行價為13.60元/股,隨后6月12日上市。而不過兩個月,公司披露的二季報就顯示,其上半年淨利潤為2.05億元,同比驟降72%。截至上周五,該股的收盤價為7.94元,較發行價大幅下跌逾四成,可以說把所有一級、二級市場的參與者全部套牢。對於公司的業績變臉,中國証監會寧波監管局開出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公司及董事長楊衛新、董事會秘書潘虹、財務總監鐘征遠分別出具警示函。與此同時,由於百隆東方上市后業績大幅下滑,而且沒有在招股過程中進行補充說明,公司上市保薦機構——中信証券被証監會出具警示函,兩名保薦人劉順明、張寧被証監會採取監管措施,証監會將在未來3個月內不受理二人所負責的推薦項目。

與此同時,珈偉股份也因業績變臉受到追責。公司於今年5月11日上市,發行募資3.85億元,發行費用達3236.78萬元,而上市僅僅三個月就出現業績變臉,公司於8月下旬披露的中報淨利潤隻有334.9萬元,同比狂降94.21%。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証監會對珈偉股份採取了監管談話並出具警示函,對保薦機構國泰君安証券出具警示函,對保薦代表人張力、曾建採取了“3個月內不受理其出具文件”的監管措施。同時,証監會相關部門還對發行人律師和申報會計師進行談話提醒。

保薦人別再做“股托”了

在新世紀的年輪即將畫上第十二個圈的時候,上証指數似乎也經歷了一個輪回,又折返到了世紀之初乍現的2000點,億萬A股投資者依然美夢難圓。

毋庸諱言,導致A股市場沒有成為國民經濟“晴雨表”,難以分享中國高速增長成果,致使行情劇烈波動、牛短熊長,尤其是近幾年長期低迷的原因,不僅在於中國股市身處整個金融經濟體系之中角色定位的偏差,也在於管理層未能將股票投資收益納入居民利得性收入的誤判,更在於作為股市基本面的活性細胞、投資者交易的標的——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程度亟待提升。

相比之下,在諸多困擾股市的因素之中,新股的“三高問題”(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超募資金)看似較為淺顯,時常被股民和媒體口誅筆伐,而實際上,“三高問題”也是股市行情疲弱不堪的症結所在。

然而,有哪一家擬上市公司不希望IPO能夠滿載而歸?它們就像一群垂涎於資本市場的肉塊,恨不得把肚子都撐破的老虎。面對一眼望不到頭的排隊上會公司,証監會發審委的人力極為有限,而真正為公司上市輔導把關的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卻往往習慣性地牽住孔方兄的手,沒有站在“三公”原則的一方,以至於為虎作倀,上演了一出出魚目混珠、過度包裝、財務造假的鬧劇,他們被不少投資者戲稱為“股托”。至於信息不對稱、維權不容易的中小股民,如若投資了這類上市公司的股票,則最終將陷入“股價與業績齊跌,淚水共退市一路”的悲劇。(張禹)

(責任編輯:姚麗娜)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英國遭暴風雨襲擊英國遭暴風雨襲擊
  • 殲-15完美演繹殲-15完美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