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漢語

愛書法 愛太極 外國學生的雲南留學生活【2】

2012年11月26日15:18    來源:雲南網        字號:
摘要:據《法制晚報》記者從教育部相關部門了解,並走訪清華、北大、人大、北外、二外等外國留學生較集中的院校發現,除了外國學生長久青睞的漢語外,讓人意外的是,中國藝術、中醫等頗具中國特色的專業竟最受“金發碧眼”的洋學生們熱捧。

劉永光,老撾人

“除了漢語,我還很喜歡中國太極”

劉永光是地地道道的老撾人,屬於該國人口最多的老族,家在萬象。從外表和中文語言表達水平來看,一般人可能很難看出他是外國人。

“我HSK漢語水平測試拿了六級,是最高級別,”劉永光輕鬆地告訴記者,“我從小就在老撾的國際中文學校學習,但我家跟華僑、華人沒有任何關系。”

“我媽媽認為學習漢語非常重要,從小就讓我學。我媽媽自己也會說漢語,而我爸爸不會。小時候我都是學著中文教材長大的,同樣內容的教材,比如化學、數學,我要用老撾語和中文兩種語言學習兩遍。我小學就做過中文導游了。大學畢業后,我還要把我在中國學到的經貿知識,翻譯成老撾語帶到未來的工作當中去。”劉永光用非常流暢的中文向記者介紹了自己學中文的經歷。

劉永光因為從小在中文學校就讀的緣故,早早就知道中國書法、水墨畫、太極和剪紙。在他現在就讀的大學,中國文化必修課中他都選擇了“高級水平”來學習。

談起自己喜愛的中國太極課程,劉永光大呼過癮:“中國太極太好玩啦!每個星期我都期盼著這節課能快點到來!這是不由自主地、發自內心的期盼啊!”

他回憶道:“以前上課的時候我都站在最前面,老師常常也會表揚我動作做得好。上這個太極課時,時間過得最快。”

小劉認為,中國太極的招式盡管看起來慢慢的、輕輕的、柔柔的,但每次做完以后都會給他帶來身體暖暖的感覺,而且他明顯感到自己的身體更加輕鬆了,精神也會變得愉悅。特別重要的是,他還覺得打完太極,“人會變得很平靜” 。

除了學習太極拳,他還同時學過書法和剪紙,但學的時間都不長,僅為一個學期。“與中國書法比較起來,我更喜歡剪紙。”劉同學說,“因為教我的老師更表揚我剪紙剪得好,比其他同學剪得更為精致、小巧。”“未來有機會的話,我想我還會接觸中國文化的。但我首先要回我們國家工作,也許回國以后學習這些的時間就少了。”

從劉永光學習中國文化的經歷來看,他因為漢語水平較高,因此中國文化學得也比其他同學更快、更容易,水平更高。但毋庸置疑,他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除了打太極親身感受的良好體驗外,受到了中國老師對其鼓勵和認可程度的影響。

丁一謹,泰國人“爸爸讓我學書法的”

這個20歲的小姑娘,學中國書法的時間一年不到,進步卻是突飛猛進。小丁現在在校外師從雲南知名書法家張誠老師。

問及為什麼不在學校學習書法的原因,她說:“張誠老師是我爸爸專門為我挑選的。他認為張老師有長期教學生學書法的經驗,字也寫得好。還有在學校學習壓力也比較大,有學分影響。我還是喜歡校外比較輕鬆的環境。”

為了能學好書法,丁一謹的爸爸還專門找老師,可見其良苦用心。“她爸爸漢語很好,對筆墨紙硯頗有些研究,來我這裡買文房四寶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出好貨。”張誠老師介紹。

向丁一謹詳細了解才知道,原來小丁的爸爸是中國人,泰籍華僑,而媽媽則是純粹的泰國人。

這個小姑娘為了能讓爸爸滿意,自願接受了爸爸這樣培養她的決定。而在張老師的眼裡,丁一謹是一個領悟能力強、有靈性的學生。

“從今年1月份學習到現在,她已寫完一本練習冊了。在今年舉辦的臨摹大觀樓長聯的活動中,丁一謹還和其他中國學生一起比賽,獲得了優秀獎。”張老師邊說邊給小丁剛寫好的書法字打分。

按照張老師評分規則,寫得好的就三個圈,特別好的就畫個小三角形。而丁一謹的習字多數得了三個圈,平均每三四個字中有一個得到了小三角形。

小丁有點繪畫基礎。據記者調查,跟小丁一樣把書法當作畫畫的留學生不在少數,他們很多人認為有繪畫基礎的人,就比較容易學好中國書法。

目前,雖然小丁的書法字在爸爸眼裡還不算好,自認為與爸爸的寫字水平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她寫的字還是被家裡拿著去在過年過節時送人了。

父親的指引,老師的鼓勵,還有參加中國書法比賽獲獎的經歷,無疑給丁一謹練習書法帶來了不少信心。她說:“我覺得自己在沒學習書法前,常常生氣。而學習了書法后,我不太容易生氣了。每次練習書法都會給我一種很安靜的感覺。”

(責任編輯:王棟)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英國遭暴風雨襲擊英國遭暴風雨襲擊
  • 殲-15完美演繹殲-15完美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