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宗呼吁立法會議員以大局為重。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有人將長者生活津貼計劃與所謂“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討論挂鉤,引起了連番爭議。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天(18日)在一公開場合上強調,扶貧委員會已正式成立,並將於下月舉行首次會議,其中重點就是成立專責小組研究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的問題,“不要以為政府推出這政策(長者生活津貼)后便不會再做其他事,這是完全錯的”。
以新思維研新路向
張建宗昨日在出席一公開活動時表示,扶貧與長者福祉是這屆特區政府的重點工作,扶貧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政府關心香港的貧窮問題,清貧長者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故特區政府提出的“長津”,是政府的安老政策的重要開端,先照顧香港社會上最有需要的40多萬名長者,“很多議員擔心推行津貼之后,政府便不會想考慮其他的退休保障計劃,這是一個錯覺”。
他續說,扶貧委員會屬下的專責小組,會由香港政務司司長任主席,他則出任副主席,並會和民間組織緊密合作,和立法會緊密互動,透過吸納民間智慧,全面、客觀和務實地研究在鞏固現行制度,如強積金及其他保障系統的同時,研究不同的退休保障方案,期望提出新的路向、新的思維,以造福香港的長者。
張建宗並強調,“長者的福祉是這屆政府的重點工作,扶貧和改善長者的生活是我們的重點工作”,指今屆政府隻運作了4個月,已推出了多項重要的惠民措施,其中於6月底開始推出的2元(港元,下同)乘車優惠計劃惠及98萬名65歲以上長者,並將於明年3月進一步推廣至全部20多條渡輪和大嶼山巴士,及研究將擴至綠色專線小巴的可行性,以擴大長者的社交活動以至加強維系家庭關系。
撥9億增加現代化設施
同時,政府會透過獎券基金撥款9億元,將240間由香港社會福利署資助或是有聯系的長者中心全面現代化,增加計算機設施及增加健身器材等,讓長者有一個豐盛的晚年。
被問及坊間建議的“全民退保”時,張建宗坦言,香港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討論有關問題,但當時意見不一、議論紛紜,社會無法達成共識,強制性公積金制度遂應運而生,而隨著社會發展,反映了強積金制度在退休保障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各界對“全民退保”的具體供款模式、水平仍有不少爭議,需要社會深入的討論和廣泛咨詢。
另外,扶貧委員會成員、前社署署長余志穩昨日在出席另一公開活動時表示,扶貧委員會轄下設有專責小組,討論有關綜援及退休保障等問題,故不應將“長津”與全民退休保障的討論挂鉤。
(責任編輯:劉凌)